夏天荷花开,来斗荷花吧。你有没有要分享的荷花图与拍荷花的故事?欢迎分享摄影技巧
夏天荷花开,但荷花盛开的季节也快过去了,得抓紧时间呢,哈。
既然说拍荷花的故事,我来凑个热闹。其实也不算故事,只是拍荷花的一些经历。
故事一:周一(7月29日)的时候,从家到单位上班,大概有50公里。一般情况下,如果天好,我可能会早早出发,但那天出门的时候正在下雨,下的还挺大。但到荷花池的时候,雨小了下来,想拍几张雨中荷花也不错嘛。
拍了没几张,雨越下越大,收家伙走人。
然后是昨天(7月31日)早上。头天我把天气合计了半天:雨后、风小、晴天等种因素一凑,觉得第二天山上有云海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昨天早上四点就出发,摸黑上了附件的风电山。出门的时候满天繁星,心里一喜。等上得山来,天空的东方还出了下鱼肚白,接下来就不对了,乌云顺着天际从东边就爬了上来,我一看“完了”。没有云海不说,连天都阴的厉害。
很扫兴地下山来,结果太阳又从云后冒了出来!正好,山下就是荷花池,这叫东方不亮西方亮,哈。
再有十天半月的,今年的荷花也就开的差不多了。可惜我们这边让台风“韦帕”搞的整天狂风暴雨,这几天是没机会拍荷花了。
我是南方之南,欢迎关注。
摄影爱好者的情怀:来聊一聊你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
南京光学仪器厂。百花135.当时一两佰。后因仓门有门题扔了。但用它也拍了不少照片,刚完婚。以后,佳能1100.现在6D2。都有意义。另外上唐国強的当,买过拍立得,骗人的玩意?
好吧,请各位掏出纸巾,听我慢慢的讲,我和我的第1台照相机的故事。
我生活的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父亲是当地小学的校长,而且很善于画油画,很多学校村镇的宣传画像都是他老人家给画的。看到大家站在父亲画的伟人像面前赞不绝口,我也由衷的自豪和羡慕,于是我也想能拿起画我喜欢的美丽新世界,可是那个时候画画的成本也不低。这个梦想,因此就一直搁浅。
一转眼,从劳模店小学来到了傅庄联中上初中,村里来了一个照相的,在他那里,我拍了我人生当中的第1张写真,穿上海军服,站在他挂起的画布前,不一会的功夫,就拍出了照片。我突然觉得这个相机很神奇,如果用相机来拍摄这个世界,那比画笔要轻松多了。于是开始了想拥有一台照相机的梦想。
为了将这个梦想付诸于行动,放了学以后就到轻工机械厂捡废铁,在垃圾堆上刨来刨去,每天都把自己的脸抹得黑黑的。这样下来,有时一天能捡个两三毛钱的废铁,有时能卖个5六毛,我把这些钱都积攒在床头,睡前前每天都数一遍。经常梦见自己抱着相机行走世界,也经常被自己笑醒。
那个春节对我印象很深,我开始缠着父亲频频带着我出去拜年。因为像我这样的小孩去拜年,都会得到叔叔、爷爷给的压岁钱。有的5毛,有的一块。这可是很大的收入呀。记得家里来了一位当连长的军人,给父亲拜年。他是父亲的学生,他给了我10块钱的压岁钱,我当时惊呆了。而且这么大的树木,是一定要上交给父母的。但为了早早拥有照相机我偷偷的把这10块钱藏起来,而且也没给父亲说,叔叔给我压岁钱的事。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见过这位叔叔,现在想想还觉得很对不住他。
就这样日积月累,半年以后,我有了126元钱。躺在堆零钱下面的就是那位军人叔叔给我的10元钱。在父亲的帮助下我来到临沂城的百货二店,埋下了我人生当中第1台照相机:海鸥120相机。
那一夜,小鸟的欢叫,都像在唱歌,我在歌声里抱着相机,甜甜的睡了。
后来为了洗照片,大哥装了一个曝光箱,没钱买毛玻璃。我们兄弟俩就用砂纸打磨玻璃,谁有空谁打磨,就这么一块玻璃,我们用了两天的时间磨出来了。
从此以后,我开始了我的摄影生涯,攒一点钱买个胶卷。拍完以后,在自己的小东屋里。把窗户门上挂上床单被褥挡光,自己冲洗胶卷,自己冲印照片。
那时候,胸前挂着我的海鸥相机,走在大街上,神气十足。
相机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快乐!
我的第一台照相机,珠江s201,国产的。在八九十年代,售价是500元左右。我在西安解放百货大楼购买。该相机成像好,有短镜头。在当时是很时尚。本来我想用它实现我的摄影梦的,结果,借给朋友搞坏了。
这个打击,让我放弃了人生的梦想。但是,它的机身,以及拍出来的照片效果,让我终身难忘。后来,我有了经济能力,有了傻瓜相机,以及dv,但是,我觉得都没有那部黑壳子的相机好。这大概是它曾经燃起了我的梦想的缘故。
中国为什么造不出单反
准确的说,是造不出数码单反。原因只有一个,技术落后几十年。
现在完全靠自己技术,独立造出一架完整数码单反三大部件(自动对焦机身,镜头,感光原件)的国家有几个呢?答案是只有一个,日本!
风云四号卫星总师承认:我们的卫星相机技术,根本造不出市面上这种数码相机!那些幻想我们可以用卫星相机技术造数码相机的可以死心了!
民用数码单反简单改装就能作为高分辨率卫星相机吗?答案是完全可以! 佳能就用5d数码单反简单改装,分辨率媲美我高分系列卫星。
凤凰光学承认用几十年也无法赶超跨国公司掌握的数字相机核心技术!
《对话》 20180304 我是总师——风云卫星总师
来源:央视网2018年03月05日
视频地址:
视频 先是说风云四号卫星相机是最世界最顶尖之一,大概20分钟时,总师承认,我国这种卫星相机技术,根本就造不出现在规格的数码相机,如果他们这帮人去做数码相机,体积将无比巨大,主持人只好说,那就别去造了,我们还是希望用小巧一点的数码相机。
刚刚造出中国人第一支自动对焦单反镜头的永诺承认国产单反镜头远远落后几十年。
凤凰光学自己的新闻稿承认用几十年也无法赶超跨国公司掌握的数字相机核心技术,全文见(江西日报 江仲俞)。
海鸥称核心技术被垄断。
单反上天!日本佳能小卫星上天,相机是5D3简单改装,轨道600公里,分辨率1米媲美我高分系列卫星
注:高分一号配置了2台2米分辨率全色/8米分辨率多光谱相机,4台16米分辨率多光谱宽幅相机,轨道高度645公里。 高分二号”也是光学遥感卫星,但全色和多光谱分辨率都提高一倍,分别达到了1米全色和4米多光谱;“高分三号”为1米分辨率;“高分四号”为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光学卫星,全色分辨率为50米;“高分五号”不仅装有高光谱相机,而且拥有多部大气环境和成分探测设备,如可以间接测定PM2.5的气溶胶探测仪;“高分六号”的载荷性能与“高分一号”相似;“高分七号”则属于高分辨率空间立体测绘.
佳能电子在印度成功发射首枚日本民间研发卫星 2017年06月24日 15:09 新浪综合
【共同社6月24日电】日本电子机械制造商佳能电子公司(位于埼玉县秩父市)23日用印度火箭将超小型卫星发射升空。 据悉,这颗卫星的制造成本只有不到十亿日元(相当于不到1000万美元),这仅仅是常规卫星制造成本的零头。 佳能的卫星重量为65公斤,尺寸为85厘米X50厘米X50厘米,将会安装光学成像设备,一些技术也来自其EOS相机产品。 据称,这颗卫星的运行轨道距离地球为600公里,每天绕行地球十五次,拍摄的地面照片精度可以达到一米,这样的精度对于一颗迷你卫星来说已经比较高。
现在证实了,佳能这颗卫星就是装eos5d3普通单反上太空的。 尺寸 50×50×85cm 重量 65Kg以下 控制 3轴控制 轨道 太阳同期轨道(600Km) Up Link S-Band 64Kbps Down Link X-Band 2Mbps Bus电压 +15V 任务机器 望远镜相机 (狭域) 形式 Catadioptric 主镜径 φ400mm 焦点距離 3,700mm 检出器 EOS 5D mK Ⅲ 扫幅 6Km×4Km GSD 1m 望远镜相机(广域) Power Shot S1104
最近看到很多说法,比如造出了CMOS就能造数码单反,我们军事科技牛,造民用单反不在话下,只是市场小,不愿意造,侦查卫星技术比单反牛等等,全部都不值一驳,造不出数码单反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技术落后太多!
军事真的牛吗,军事牛民用就牛吗,军事科技就比民用科技牛吗,只知道卫星都是固定焦点无限远,嫦娥1号的数码相机只有一百多万像素,还是黑白,嫦娥3号的数码相机4百万像素,我们无人机装佳能单反做侦查,潜艇装佳能相机,苏联就买日本东芝民用机床造潜艇使噪音大大降低,东芝因此被美国重罚,佳能1992年的EOS5单反就能眼控对焦。
恰恰因为市场巨大,有利可图,诸多国产相机品牌争先恐后进入相机市场,由于技术差距太大,最后几乎全军覆没。
世界上曾经相机品牌最多的国家——中国 我国曾有过50多个相机品牌,包括:东风、长城、珠江、百花、甘光、神龙、海鸥、凤凰、红梅、菊花、西湖、风光、幸福、劳动、跃进、孔雀、蓝天、上海、星光、万林、友谊、太湖、熊猫、华蓥、东方、华夏、虎丘、天鹅、曲美、铁光、普乐、神龙、华山、红旗、华光等。 在数码时代,又有方正,爱国者,联想,海尔等一大票IT企业进入。
单反相机市场明明很大,要不当年我们为什么50多个牌子都去造相机,牌子数世界第一, 连兵器工业部的几个厂都来分一杯,四川华蓥五厂金光,明光,永光,华光,兴光造过珠江,明佳,华西,,河南云光造过华夏等单反,现在又有中一,永诺,老蛙等一大批企业造镜头,这些镜头大都是偏门焦段,手动对焦,市场比数码单反狭窄得多。
有人猜测我们的工业实力,af系统,传感器,镜头应该都造得出来,但从来没有见过商业化产品,反而是凤凰,海鸥,永诺公开承认落后几十年,最有发言权的就是国内相机厂商,他们说造不出来那就是造不出来。
还有说因为造出来成本高所以不造,这本身就说明技术不行,我们成本本来应该比日本低的。 基础科技差的太远,没有过关的工艺,给你图纸也造不出来。
潜艇,无人机,神舟飞船先后用日本宾得,佳能,尼康
九十年代初买不起自动对焦的尼康,佳能,美能达,宾得等单反,只能退而求其次省吃减俭用买了一台手动对焦的理光XR-P单反,有三种程序曝光模式、光圈先决半自动曝光模式、快门先决半自动曝光模式,全手动曝光模式、可拍电视与电脑屏幕,最高快门速度为1/2000秒,当时与搞相机研究的工程师打赌,我说你们20年后也造不出与理光XR-P水平相当的相机,至今已过20年,预言变成现实,看一看凤凰DN66的工艺(可能是2005年),再看看1982年生产的尼康FM2,其它不说,仅从外观的做功精细程度,凤凰DN66无法与FM2相比。
我们现在单反相机工业是个什么水平?至今为止,从技术先进性上,海鸥凤凰只能实现光圈优先和手动曝光,相当于曰本70年代中期的水平;机身质量,比不上德国,日本50-60年代质量水平,总体落后40-50年。
即使在50年代,我们相机水平和曰本差距就很远,不要以讹传讹认为当时我们和曰本差距不大!即使某些人所谓的当时我们镜头好,也就是仿制苏联和德国的50mm标准镜头等为数有限的几种中心分辨率较高,但边缘低,镀膜差,色彩还原差,逆光差,镜头种类款式少得可怜,整体水平偏低。以当年举全国之力造的东风,红旗20相机为例,东风是仿哈苏500C,前几台直接用的就是德国蔡司镜头,当时为了所谓赶超哈苏的康盘中心快门五百分之一秒,要实现1千分之一秒,投机取巧利用中心快门特性,只能在镜头小光圈下实现,实用价值大打折扣,而且很容易坏。红旗20完全仿莱卡M3,机身指标一样,和徕卡一样有35,50,90毫米三只镜头。东风红旗20相机,勉强出来了,不但造价惊人,而且不少指标达不到原型机标准,比如镜头分辨力,快门,取景对焦系统寿命和准确性,机械故障很高,以至大部分机器无法正常使用!可参见上照厂厂长孙晶璋回忆录。可以说东风和红旗20就只是哈苏和莱卡不成功的仿制品。 而50年代曰本相机工业就摆脱了仿制开始了对得国相机的超越!请查1957年的尼康SP,有28-135毫米6种镜头适配取景框线,金属钢片快门,快速卷片马达,整体技术先进程度超过了莱卡M3,镜头群款式规模更是莱卡无法相比的,比如50mmF1.1。红旗20当年才生产了300台,生产年代1973-1979,尼康SP生产年代1957,比红旗20早了15-20年,是仅尼康一个公司的行为,生产了2万台,无论从技术先进性,工艺水平,可靠性耐用性,镜头质量款式规模,举国之力的红旗20完全无法和早20年的尼康SP相比,可以说当年我们和日本相机差距至少20年。
数码单反是集光,机,电一体的尖端精密仪器,某种意义比神7,比航母难度还要大,其难度决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得到的。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能造数码单反的国家比能造人造卫星上天的国家还要少!它对电子,机械,材料,光学,加工等技术要求很高,而且发展很快,很多技术至今只有曰本掌握(如自动对焦)造这种反复使用的精密仪器恰是我们的弱项,就象我们能造一次性的火箭,导弹,飞船,却一直搞不好发动机一样!
目前能够完全靠自己力量,造出数码单反三大部件:优质镜头群,自动对焦机身,感光元件(CCd,CMOS)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曰本!德国莱卡可造镜头,造不出自动对焦机身和感光元件;柯达,三星,以色列例图,丹麦飞思,造不出镜头和自动对焦机身,可造感光元件;瑞典哈苏,现在只能出牌子,机身和镜头由富士造,CCD由索尼和欧美厂家造。 别的不说,当你按下一次快门,单反就将完成以下一系列动作,(以自动对焦胶片单反为例,设定为程序自动曝光模式,连拍,连续自动对焦模式) 1.镜头光圈从最大收缩到预定光圈,这个预定光圈是根据测光情况,主体距离远近,主体运动情况等并参考相机内储存的大量摄影师的实际拍摄数据,由相机智能程序自动选定的 2.根据检测模块反馈,相机驱动镜头自动对焦,自动对焦要考虑主体距离远近,主体运动情况连续进行,反光镜上翻后检测模块失效,相机还将根据检测模块失效前最后记录的主体运动加速度等情况进行三维焦点预测,在快门打开前将继续驱动镜头到预测的位置上. 3.反光镜上翻,切断取景光路, 4.快门打开,按照相机智能程序自动选定的快门时间曝光,这个快门时间和光圈一样,是根据测光情况,主体距离远近,主体运动情况等并参考相机内储存的大量摄影师的实际拍摄数据,由相机智能程序自动选定的. 5.快门关闭, 6.反光镜回落复位,恢复取景光路, 7.镜头光圈重新开到最大,保证取景亮度, 这个过程任何一步出现偏差,都会导致故障!以佳能eos1DX每秒连拍12-14张为例(1DX是数码单反,上述过程中还要加入数据处理,对焦系统和测光系统互相反馈信息等过程),快门寿命40万次,就是说上述一组动作要在每秒12-14次下连续保证精度无故障运行最少40万回! 单就一个快门,要能实现1/8000秒的精度和耐用性就很难,八十年代我国国家标准快门寿命为三千次,自拍机构更是150次就合格,而当时尼康 F3为十五万次,现在D4有40万次,后来凤凰引进曰本精工技术,快门寿命才达到了几万次.海鸥,凤凰八十年代引进美能达和雅西卡最低档的单反X-300和FX-3后,苦苦挣扎二十余年,至今仍不能在技术上前进半步,现在水平还停留在人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上,自动对焦等不能实现,工艺粗糙,快门,反光镜,光圈,对焦等动作故障率明显偏高,这是材料,设计,加工,装配落后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再谈谈看似最简单的机身工艺,佳能2000年的EOS1V就采用了一种叫喷射铸造镁合金技术,可以将镁合金加工成曲面流线型,这项技术估计国内也没掌握。
数码单反的技术含量远远超出了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我觉得除非引进生产线,单凭自己,即使举全国之力,也很难造出来,造出来也难以保证质量!典型例子就是当年举全国之力造出东风,红旗相机,结果勉强出来了,但不少指标达不到原型机标准,故障很高,以至大部分机器无法正常使用!
现在国内厂家放弃数码单反是无奈之举!
多说一点,不要把莱卡等欧州相机神话,他们现在整体与曰本厂家实力差距太大,可以说是勉强维持生计。电子技术就不谈,现在也只有部分光学和机械技术(注意是部分)值得骄傲了,某种意义是在吃老本。机械上,钢片快门是曰本考派发明的,1/4000秒,1/8000秒,1/12000秒都是曰本最先实现,快门寿命,尼康F3八十年代初快门达到了十五万次,现在D4达到40万次,而莱卡80年代的R3,R4用的是美能达电子快门,寿命10万次。高速连拍,尼康佳能很早就达到10张/秒以上,莱卡现在都没有超过5张/秒,即使是光学上,多层镀膜技术,超低色散镜片,CRC浮动镜片技术,IF内对焦,RF后对焦,非球面镜片技术,等等,恰恰是日本人首先发明的。80年代莱卡和哈苏就用美能达的对焦屏。
哈苏现在的生产的数码单反H系列从机身到镜头都是富士生产的,机身和镜头上都明确打着富士商标,特别是镜头抛弃了使用多年的德国蔡司,只能用富士龙镜头,哈苏官网称:富士龙H系列镜头超过了哈苏原来的德国卡尔蔡司镜头,是最好的数码镜头,其中35-90是哈苏有史以来最好的变焦镜头 莱卡唯一一款数码单反S2从机身到镜头都也是玛米亚生产的. 无忌创始人西老爆料莱卡S2是玛米亚制造 飞思,例图机身和镜头是曰本玛米亚生产的。
飞思和玛米亚几乎一模一样 附:
嫦娥一号40公斤太空立体相机 像素竟然只有130万
嫦娥三号只有400万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