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期间八路军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是什么

有网友问:在抗战的时候,八路军最先进的武装装备是什么?抗战爆发前,在德国顾问的推荐下,中国从瑞士购买了近200门苏罗通ST-5 20毫米机关炮。该炮能够以密集的弹幕给日军造成较大威胁。

后来,也分拨了一部分20毫米苏罗通机关炮给八路军。这种平射机关炮可以说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最先进的武器了。在八路军120师的雁门关伏击战和129师的百团大战中,都分别出动过2门平射机关炮横扫日军。

1940年9月晋察冀部队攻占孟县上社与兴道据点,缴获92式步兵炮1门,连同在反扫荡后期,三分区部队于阜平王林口战斗中缴获41式山炮一门;冀中17团在平汉线上定县以南宣村,伏击敌军用列车,缴获崭新的94式山炮2门。晋东南榆社、石匣战斗,缴获3门山炮。

这7门火炮,还有八路军本身已经有的苏罗通机关炮,还有山炮,一起组建了1个炮兵团。这也是八路军在抗战时期唯一的一个炮兵团。

由于我炮兵数量少,弹药有限,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威力,因此,对炮兵的使用均十分慎重。只有在重要方向作战且有能够充分保证炮兵安全的主力部队,才能得到炮兵的加强。

在战斗当中,我军炮兵也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358旅炮兵营配属716团参加了攻打宁武头马营据点。在这次战斗当中2个山炮排和1个苏罗通机关炮排参加了战斗。

日军1个中队以东门附近的榆社中学为核心,构筑有大小碉堡8个,形成相互支援的交叉火力网,配备架退式山炮2门、掷弹筒4具、重机枪2挺、轻机枪6挺。城内囤积有充足的弹药、粮秣。其地形十分险要,易守难攻。最后在300米距离,苏罗通机关炮直接打哑了日军机枪火力。

在我们的印象中,八路军似乎从诞生开始就和“土”联系在一起,一炸两半的土制地雷、只能打一发的土制手枪,甚至还有用汽油桶改装的土制大炮,因此日本人一直称八路军为“土八路”。这也难怪,此时的中国还只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几乎为零,连一把机枪都造不出,就这样,有限的资源都还几乎被国民党掌控着,八路军的装备,连国军里排不上号的杂牌军队都比不上。

但是,在“土八路”军中,也有难得一见的亮点,那就是八路军的炮兵团,几乎汇聚了全军最先进的武器,是八路军的看家宝贝。

火炮,被拿破仑誉为“战争之神”,在战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抗日战争时,中国军队,特别是没有重武器的八路军,就吃够了日军火炮的亏。《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小太爷曾吐槽过日军的战术:

千年王八万年龟,说一万年不变的小日本子,就知道步兵冲,炮兵轰。步兵冲完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我们窜上来打吧,步兵撤,炮兵轰。我们不理他吧,炮兵轰完步兵冲。你说一辈子就这么个死板不带变的打法,也能把中国吃一大半,你说气不气。

所以,即使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也非常注重炮兵的建设。

八路军的炮兵团的组建

1937 年 9 月 下旬的一天 , 在延安枣园一孔窑洞里,毛泽东看到这样一份战报: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战斗中,三四三旅迫击炮连发挥了重要作用。 看着看着,他从坐着的椅子上立起身来,挥动着战报兴奋地说,要给予迫击炮连以特别褒奖。随之感叹道:

“真正是没有炮兵就没有胜利呀!”

几天后,中央军委下达了组建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的命令。八路军总部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时任八路军总部作战科科长的朝鲜人武亭。1938 年 1 月 28 日 ,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在山西临汾卧沟村宣告成立。

其实,八路军有炮兵并不新鲜,因为它的前身红军就有一支颇为传奇的炮兵。著名的神炮手赵章成是那个时代红色炮兵的代表,曾在强渡大渡河的战斗中用仅有的几发炮弹便摧毁了国民党军在安顺场的防御工事,其命中率令人瞠目结舌。

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炮兵团成立后面临的困难很多。首先是武器装备奇缺。

之前红军时期的几门炮,在长征途中都丢失了。这次重建炮兵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只好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设法解决武器装备问题。

一是1936年初红军东征时,在中阳县的石口子战斗中缴获了4门山炮。

二是抗战开始后,阎锡山军队在大同失守时,慌乱中将一些大炮扔到了河里,我军从河里捞出了12门炮(有1门炮残缺不全),用大板车运到临汾,擦拭维修后使用。

三是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从日军手中缴获了一些骡马、大车等,可装备炮兵团。

四是八路军开赴山西抗战前线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阎锡山赠送给八路军一部分鞍具、皮革等装备。

五是周恩来在武汉通过统战关系,亲自设法购买一些炮兵的所需的器材,比如经纬仪、炮队镜、测距仪等。

这样,刚组建的炮兵团就有了十几门山炮和4门迫击炮,还有一些必需的装备和器材,并初具规模,基本上可以履行作战任务。后期开始有一些自造火炮和来自各种渠道的进口火炮,总之种类十分驳杂,堪称万国炮兵部队;第二是火炮的口径普遍偏小,威力不足,和此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的火炮不可同日而语。

炮兵团组建后,虽然条件简陋,但是战绩可观。百团大战是炮兵团第一次参加的大战。在围歼日军冈崎大队的战斗中,我军的神炮手赵章成就凭借过硬的本事,以88.5°的特大射角,打掉了日军在山头的重机枪阵地。事后,炮兵团受到了彭老总高度的表扬。

要说八路军炮兵团中最先进的大炮是那种,那必须要说德国的PAK36反坦克炮。

德国的PAK36反坦克炮与ZB-26捷克造轻机枪、大口径迫击炮一起,被日军列为中国军队最具威胁的三种武器。这种反坦克炮可以发射钨芯穿甲弹,打起日军的薄铁皮坦克来仿佛开罐头一样。

一般只有国民党的中央嫡系精锐师才能装备的起,那为什么这种大炮会出现在“土八路”的炮兵团里呢?

原来,这门炮并非来自德国,而是来自苏联,型号为M1932。不过,它和德国的PAK36其实是同一种武器,最开始是德国研发出来的,《凡尔赛条约》签订以后,德国被禁止生产重型火炮,于是,德国找了苏联的生产厂家合作,德国提供技术,苏联负责生产,这就是苏联的M1932反坦克炮。

1938年,苏联向国名党援助了380门这种火炮,出于对抗日统一战线的考虑,国民党将其中的6门送给了八路军,这6门基本上是不能使用的。原因是,当初苏联用德国的技术生产了764门这种火炮,不过因为技术不过关,生产出来就报废了255门,剩下的509门也都用于日常训练。后来国民党接收的360门就是从这批训练炮中选出来的,膛线基本磨损严重。而国民党又选出来最差的6门送给了八路军,得了个统一抗战的好名声。

贝雷塔售后维修电话,贝雷塔售后维修电话号码

这几门反坦克炮除一部据说被120师带到敌后作战用于打碉堡外,其余的主要留在延安八路军总部炮兵团作为训练器材使用,曾经有美国记者们到达延安后,被安排到炮兵团参观,便在那里目睹过这种火炮。

(八路军中的德国的PAK36反坦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