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主要是维修什么
汽车维修是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汽车维护:汽车维护是为了维持汽车良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作业,一般可分为定期维护和非定期维护。定期维护包括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非定期维护包括季节性维护和走合期维护。
汽车修理:汽车修理是为了消除故障和隐患,恢复汽车的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而进行的作业,可分为汽车小修、总成修理、汽车大修和零件修理。
汽车美容:汽车美容是指针对汽车各部位不同材质所需的保养条件,采用不同汽车美容护理用品及施工工艺,对汽车进行保养护理。
汽车改装:汽车改装是指根据汽车车主需要,将汽车制造厂家生产的原形车进行外部造型、内部造型以及机械性能的改动,主要包括车身改装和动力改装两种。
汽车维修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定期维修和保养,可以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汽车维修主要维修的内容包括:
机修:修理汽车的各类机械故障,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悬挂系统、油路等。
四轮定位:以车辆的四轮参数为依据,通过调整以确保车辆良好的行驶性能并具备一定的可靠性。
钣金喷漆:修复汽车金属外壳变形部分。
汽车美容:针对汽车各部位不同材质所需的保养条件,采用不同汽车美容护理用品及施工工艺,对汽车进行保养护理。
汽车保养:定期对汽车相关部分进行检查、清洁、补给、润滑、调整或更换某些零件的预防性工作。
除此之外,还包含了对车辆底盘、电器及高压系统、内外饰、空调系统等主要部件进行检测。每一项保养项目都需要每1年或2万公里更换一次雨刮片和空调滤芯,制动液、12V电池每2年或4万公里更换一次,变速箱油、中央网关控制器电池每4年或8万公里更换一次。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维修人员。
汽车维修行业市场怎么样
互联网+汽车维修与养护发展概况
——互联网+汽车维修与养护定义
根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团体标准》(T/CAMRA 002—2016)给出的定义,互联网+汽修(internet+for automobile maintenance and repair)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升级改造汽车维修经营业务的服务形态与商业模式。
——互联网+汽车维修与养护生态圈
互联网+汽车维修养护行业涉及:养护产品及维修配件提供商、车主、电商平台等参与者,同时还有各类产业资本投资机构。目前已构成4S店、特约维修站及品牌专营店、独立维修企业、电商支撑平台等多种业态并存的产业生态体系。
2015年8月8日交通部公布《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托修方、维修经营者可以使用同质配件维修机动车”。政策的出台降低了汽车维修行业监管门槛,为更多的企业营造了市场生存和发展空间,产业圈内迎来更多的市场参与者。例如:奔驰、宝马、丰田等鼓励经销商建立配件直营店,拓展销售品牌配件的渠道;阿里巴巴汽车事业部宣布上线阿里汽配城,并推出 “同质件”验证平台,对汽车维修店和用户免费开放。
互联网技术发展对汽车维修与养护行业影响:技术改变行业发展业态
——互联网技术应用对汽车维修与养护供应链影响:助力汽配4.0时代到来
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在汽车维修与养护行业之前,即2008年之前,汽车维修与养护供应链处在1.0时代,中间商多且分散,行业发展混乱,2009年开始汽车维修与养护电商逐渐发展崛起,汽车维修与养护供应链进入2.0阶段,互联网技术渗透逐步提高。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汽车维修与养护供应链3.0阶段,大型电商参与汽车维修与养护供应全价值链中,构筑行业新的发展格局。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供应链平台建设机制进一步完善,汽车维修与养护供应链4.0时代到来指日可待。
——互联网零售在汽修领域渗透率:2020年或为9%
中国消费者是全球领先的重度网购爱好者,目前,中国互联网零售渗透率更高的是一些生活类快消品,高价值类(房产、汽车、珠宝等)、服务类商品电商零售渗透率较低。随着中国O20商业模式的快速兴起,汽车后市场维修保养线上渗透率逐渐提高。2018年,我国互联网汽车维修养护渗透率为5%,前瞻推算,2020年,我国互联网汽车维修养护渗透率约为9%左右。
——不同类型市场参与者布局互联网+汽车维修与养护
消费群体需求变化倒逼商业模式转型,技术条件成熟使大量各类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竞争加剧,不同来源的市场参与者入局有不同的目标以及不同的商业模式。中国售后维保市场规模高速发展且集中度低,近几年大量的玩家进入,并纷纷通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模式创新来尝试改善目前的消费者痛点以占领市场。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互联网对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专项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