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并不是平原大坝,为什么当初还要重点发展深圳
当初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是因为深圳有以下2个优势,利于后来的发展。
一、靠近香港,便与引资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是非常穷的,外汇更是稀缺,对深圳基本没有什么钱投入,只能给政策以吸引外资。
当时的香港经济已经很发达了,资金充沛,产业也在逐渐地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外移,而内地岂有充沛便宜的人力资源,又有庞大的未经开发的市场,是港资的首选投资地。
内地封闭了几十年,又刚刚经过文革,香港社会对内地情况了解不多,甚至有很多误解和恐惧的,让港商深入内地估计很多人不敢。而深圳紧邻香港,港商过来很方便,工作生活便利,要有什么事,跑回去也很方便,语言(粤语)也听得懂,生活饮食等习惯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再加上深圳本地人在香港的也不少,所以港商对甚至这个地方相对熟悉一些,担心相对少一些,把特区放在这个地方,利于招商引资。
第二、深圳有很好的港口资源
深圳一开始就是发展加工贸易产业的,原料零部件是进口的,产品大部分是出口的,因此需要良好的海运条件,深圳有这个条件,蛇口、盐田都有良好的海港资源。最初的加工贸易区就设在了蛇口。现在的深圳港,吞吐量应该能排进全国前三。
其实,80年代设立的特区不只有深圳,还有珠海、厦门、汕头、宁波等,但只有深圳的发展是最成功的,这跟紧邻香港是分不开的。
谢邀: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问在了点子上,下面深圳观察君给大家详细解读,为什么要发展深圳。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最佳产物”,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深圳用了四十年时间,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一座国家创新都市。深圳能有今天,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就是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的莲花山公园,每天都有许多人来到邓小平的铜像前献花,以此来表达对伟人的思念和敬仰,深圳能有今天,可以说邓小平起到了关键作用。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率先在深圳成了特区,因为这毗邻香港,当初建设深圳,很简单的原因就是要向香港学习搞经济。模仿香港人办企业,管理模式,解放劳动力。
根据城市地理的理念,一般的大都市都是建立在有大河流、或者优良港口、或者交通发达的地方,比如南京、武汉、重庆都是长江沿岸的超大都市,广州和上海是珠江和长江的入海口,所以发展成了国际大都市。北京市首都,经济自然发达,而深圳因为有非常优良和港口和毗邻国际大都市香港,所以短时间内也跻身为世界级都市。
综上所述:国家发展深圳,是想让深圳快速对接香港,学习香港的经济模式,复制到内地。
本来深圳是最没有可能建立经济特区的!听内幕消息讲广东原本最优先选择合浦县为经济特区!因为离广东省府高州最近!又是广东经济最好的一个县城!自然是最合适时机!因广西政府提出要求交换合浦一事,广东政府也多次拒绝,最终还是中央出面同意了广西的要求,因钦州百姓反对并入广西,1954年合浦县又再次回到了广东!后期是怎样将合浦县划入广西就不太清楚了!总之合浦县是广东最发达的一座县城,合浦县的作用远超今天的深圳,毕竟合浦县的位置是国民党时期就已经打好了经济基础,而深圳则不同!广东从惠州惠阳区腾出一个地方建立经济,完全害怕广东再次出现怀集换合浦,赣州换南雄的局面!广东能够将省府都搬到粤南部,可见广东省不愿吃大亏,与狼为邻的局面,彻底改变了广东!现实中的广东人最明白是理!今天的广东经济就是从一步一步走到第一强省的位置!广东素有虎将之称!团结则强!内斗则弱!
国家重点发展深圳是有很强的历史缘由的,听我一一道来,另外深圳城市风景绝对不输新一线城市繁华,后面我会上图。
震惊中央的“大逃港”风潮是中央决定发展深圳的诱因
据广东省委边防口岸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计,1954年到1980年,官方明文记载的“逃港”事件就有56.5万多人次。内地民众此起彼伏大规模的逃港风潮,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为中国改革开放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做了深刻而令人心酸的铺陈。
屡禁不止的“逃港”事件直接催生了经济特区。长期的反偷渡斗争,使中央及广东的领导人认识到,光靠严防死守是不可能有效地遏制偷渡的,必须另辟蹊径。1980年8月26日,经济特区在“逃港”最严重的深圳市率先建立,由此拉开了旨在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改革开放的序幕。
深圳特区的诞生,使广大民众看到了希望,也使“逃港风”骤然停止。当年曾参与特区筹建工作的广东原省委书记吴南生后来回忆说:“最令人感到高兴和意外的是,在特区条例公布后的几天,最困扰着深圳——其实也是最困扰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偷渡外逃现象,突然消失了!确确实实,那成千上万藏在梧桐山的大石后、树林中准备外逃的人群完全消失了!”
随着内地全面改革开放波澜壮阔般展开,困扰多年的“逃港”问题终于釜底抽薪。1997年香港的回归,“个人游”的政策为内地人来港提供的方便,加上香港边境反偷渡系统的不断完善,偷渡情况已经基本上得到控制。在2006年,被捕的内地非法偷渡客已经大幅降低到3173人。
对于这段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书籍《大逃港》,2010年7月1日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陈秉安。
深圳地理位置优越
深圳(当时的宝安县)毗邻香港,在我国刚刚改革开放之初,与西方国家沟通交流都不方便的情况下,香港作为自由港,成为我国与西方交流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另一个香港很多人祖籍都是内地的,在深圳特区建立后,大批港商北上深圳建立各类工厂,早期主要是玩具、塑料、衣服等,所以在深圳建立特区,重点发展可以很好的吸引香港资本以及华人华侨和海外资本,当一些制度和经验在深圳推行有效后可以再向全国推广。
深圳拓荒牛-袁庚
深圳盐田港
另一个是深圳有建立良港的条件,蛇口港和盐田港,刚开放时,深圳主要是采取三来一补政策,又袁庚在蛇口建立工业区,那时中国市场不发达,深圳主要是加工,原材料和成品都出口,因此港口非常重要,深圳刚好有建立良港的条件,目前深圳港是全球前五大集装箱港之一了。
深圳不是大平原,但是却有独特的魅力
深圳依山靠海,城市被各大山体分割,因此深圳没有像其他城市一样摊大饼发展,而是采取组团式发展,既各区都有自己的中心,大家不用全部挤到市区中心区,所以深圳在一线城市中,交通状况是最好的,另外因为深圳有各种山海资源,所以自然环境,绿化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都是杠杠的,另外深圳各区的中心区繁华程度也不会输那些新一线城市的。
深圳福田中心区
深圳南山中心区
(PS:现在深圳人才公园开园了,拍摄南山中心区夜景那是杠杠滴)
深圳罗湖中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