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维修如何学习
数控设备维修分为 电气维修和机械维修。电气维修是入门比较难 各种逻辑关系和专业的电子知识比较生涩但是掌握了这些以后的维修相对于简单 。 机械维修是入门简单容易上手胆大心细就可以 ,但是学好不容易 对个人的干活手法耐心程度 你接触的机床越多你的经验越好。机械维修要敢拆 当然不要盲目拆要查好资料 拆的时候要做好记录 。
数控机床故障维修有什么基本概念
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组成的.是以传送数据为主要手段,形成一个数据流。分析这样数据流的故障,不是一般工厂维修工用常规手段可以完成的。
由于数控机床是由机床本体、控制系统、进给伺服系统、主轴伺服系统以及检测元件等部分组成的,而其中各部分的故障是相互影响的,判断一个故障,往往涉及到各组成部分的原理。这就要求机床维修人员需具备机床、计算机、电子线路及集成电路、伺服、检测等元件各方面的知识。
在我国许多数控机床维修点和工厂,是靠更换印制电路板来维修的,即大体确定其故障范围后用更换新的印制电路板来确定它的故障,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节省时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无需专用仪器就可以找出故障;二是代理商或维修点为牟取暴利,因为所更换的印制电路板,可能只损坏了一块集成芯片或一只二极管,但维修费用要收整块电路板的价格。将所谓的“故障板”拿回去更换一下元件,又可当好板使用。
面对目前这样的问题,企业领导和广大维修电工都想改变其现状,但是现代出厂的数控机床(不管是国内或国外)只有使用说明书,只是详细地介绍了使用方法,而不给出电气原理图和电气控制的其他说明,这给广大维修电工的维修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就是努力钻研数控系统的原理,现在数控系统的资料越来越多,培训机构和机会越来越普遍,要抓住机会学习数控系统的软硬件工作原理,要能做到只要看一下,就可估计出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但有的同志会问,数控装置这么多种,如何学得过来呢?现在我国使用的数控装置只有两种,一种是经济型数控系统,另一种是以日本的FANUC和SIEMENS为代表的全功能型数控系统。要吃透一种系统,其他控制系统就好学了,因为数控系统万变不离其宗。
第二,要学习测绘技术,熟悉各种集成电路芯片(可查集成电路手册),先测绘简单的电路板,逐步扩大就可慢慢地对该设备的电气工作原理搞清楚,以后维修就方便了。
第三,也可以采用换电路板的方法作初级的维修,但不管是请人维修还是自己维修,都要把电路板留下,进行测绘或寻找故障点,这样不但可以锻炼维修能力,还能取得经验。
数控机床维修前维修人员应做哪些检查
1、利用数控系统的自诊断功能
一般CNC系统都有较为完备的自诊断系统,无论是发那科系统还是西门子系统,数控系统上电初始化时或运行中均能对自 身或接口做出一定范围的自诊断。维修人员应熟悉系统自诊断各种报警信息。根据说明书进行分析以确定故障范围,定位故障元器件,对于进口的数控系统一般只能 定位到板级,其片级维修一般可依靠各数控系统的厂家售后维修部门。
2、利用PLC程序的逻辑查找。
现在一般CNC控制系统均带有PLC控制器,大多为内置式PLC控制。维修人员应根据梯形图对机床控制电器进行分析,在CRT上直观地看出CNC系统I/O的状态。通过PLC程序的逻辑分析,进口泵方便地检查出问题存在部位,如FANUC-OT系统中自诊断页面等。根据图纸PLC梯图进行分析,定位机床与CNC系统接口故障,以确定故障部位是机械、电器、液压还是气动故障。
3、与当场的操作人员充分沟通
现场操作人员是数控机床最亲密的伙伴,操作人员也是各种故障的第一发现人。因此,当故障发生后,维修人员一般不要急 于动手,先与操作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要仔细询问故障发生时机床处在什么工作状态、表现形式、产生的后果、是否是误操作,故障能否再现等,这样有助于维修 人员快速分析和判断故障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