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开启“限房价”时代,对地价、房价将有何影响
谢邀
关于题主所说的,限房价时代,源自2020年6月5日,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2020年07号土地出让个公告,这次土地出让本让人格外关注,本身涉及几大热门区域,包涵了河西南,城南板块,浦口,江宁,紫东地区等等,但是公告发出之后,社会的关注点却被公告内容所吸引,因为此次8幅地块有明显的出让条件,那就是“限房价、竞地价”于是乎”全网也就有了南京限房价时代到来的呼声。
其实南京的上述土地出让政策不是首例,最近10年内,首都北京,和中部城市长沙,南昌,以及本省徐州等都已经实施过类似措施,本质手段是通过对于房产毛坯房的限价,低价拿地等举措来抑制后新冠疫情时代楼市所反应的土拍过热,以及商品房市场中的供不应求的现象。
1、政策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总体房地产市场发展健康有序,而伴随着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密度的不同,各地的房价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关于房地产市场政策过去由国字部门统一定策的方式将慢慢演变为一城一策,即各地政府可以根据自己城市的具体情况,市场体量及供需状况来适度的调整和设定房价的区间,而各地的发展情况不同实际状况不同,实际实施也是有不同。
南京市房产投资在市民中的认可度较高,其过去多年房价一直呈现较为坚挺的状态,本身又不是一线城市,因此限房价时代后其市场走势暂时无法去按照过去城市的经验去参考,但发展方向肯定是不会朝坏的方向走的,反而是对于大多数人都有利的。
2、政策针对性
政策很有针对性,针对点就是在当前市场大环境平稳,开发商为了为了追求更高资金流回款而主推精装修交付的前提下,设定毛坯房房价自然对于精装修的价格有一定调整的空间。此外,限定房价,则会压缩开发商的运作开发成本,因为正常一个项目的开发建设,有一半左右的面积是需要拿来建设公共用途的,而开发商过去往往会将成本在房价内附加,而一旦限房价,自然地价竞价达到一定价位时,房企必然呈现出低利或无利的状态,相对的会影响房企拿地热情。
总结一下就是两点,先限定好房价,再竞拍,过去想通过所谓砸钱推地王,然后拉伸价格平抑成本的路,在南京已经行不通了。
3、南京楼市现状,及政策对房价的影响
从2015年开始南京市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呈现过热状态,期间横跨了松绑和调控两大时期,松绑时,南京人热衷投资房产的传统手艺被无限放大,而调控时,因部分楼盘限价导致一二手倒挂持续存在于各个区域,即便网络上一片寒冬言论,南京人依旧不断有楼盘能够实现所谓万人摇号,7成8成首付验资的楼市奇迹。此次政策的实施,出发点类似与2019年因南京部分银行自行下调利率而引发的小阳春被迅速制止一样,疫情后南京楼市呈现出明显过热的情况,大量的热门区域改善楼盘认筹,不少所谓优质学区敲定,加上行业内人员以及部分媒体的推波助澜,南京楼市大有撒开腿跑起来的架势,这时候下一剂猛药很有必要。
限房价时代到来可以说从根本上对政策期间的土拍以及过热情绪起了很好的疏导作用,有利于未来房价,地价的稳定,加上南京一直以来对于精装修价格的审核十分严格,每平米单价控制一直比较到位,开发商想要在精装修中做文章的几率很小。相反的,限房价本质上是鼓励低价拿地,从而更好的促进市场中的房企把关注点放在刚需产品上,参考2014年市场上刚需产品较多,同区域内有大量低价的新房可以选择时,二手房成交量自然下降,从而起到一定的平抑房价的目的。
4、观点总结
总体来说,限房价时代到来,不仅仅是口头上的限房价,而是严格贯彻房住不炒,改变一二手房倒挂新房供不应求的死局,又通过引导开发企业多做低价新房,提高供应量,激活市场潜在需求,别再让改善和刚需都被同一批人买走的闹剧再持续下去;从而达到楼市健康有序发展的局面,房子的本质是用来居住的,不能让他变成少数人击鼓传花游戏的载体,让城市中的大部分劳动者都有机会实现安居乐业的目标,才是楼市调控的终极目标。
套路,房地产套路!房地产商通过小成本拉高周边二手房价格,挂高二手房价格,变相整体抬高新房价格!限价规定下,限价房吸引不少人前来购买。这些人也不见得是刚需,如同股民打新股一样,摇到就是赚到,何乐不为!同时那么多人摇号,中签率低,造成房子供不应求假象,变相给房地产做广告!
6月5日,南京挂出8幅地的同时,也同步出台了限地价限房价的双限新政!这8幅地未来毛坯房的房价做了限制,能够做文章的未来也就是精装标准了!
紧接着在6月10日,南京更是豪横地一口气挂出10幅地,预定了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楼市头条,那就是土地出让。
6月8日挂牌土地↓↓
6月12日挂牌土地↓↓
而加大供应的板块,包括新尧新城、城南中心区、方山、多以目前房价在3万以内左右板块,对于刚需板块的加大供应倾向是非常明显的。
本身大量的土地供应,对于稳定楼市就是有益的,深圳楼市为什么一直如此狂躁,本质上还是土地(供应)稀缺之下的另一种产物。今年,南京加大土地供应,对于稳定市场预期还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从实行了双限政策的城市来看,如北京、杭州,对于楼市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警醒作用的。
双限对于小开发商的限制还是明显的,即便可以做高溢价精装,但具体到每个开发商来看,承受的压力必然是不同的。后面南京拿地市场,对于开发商做产品的能力、户型功能设计的能力、研发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打个比方,在同一板块,不具备产品研发能力的开发商B、遇到大咖房企A,那就头痛了,即便是同样的限价,但从物价批复来看,看的也不是说你精装里用了杜拉维特、用了大金、用了米勒,而是综合的匹配能力。
延伸来说,葛洲坝有府系、融创有壹号院系,那些小房企没有这样的产品力,即便以大气力拿下优质地块,也不足以开发好,好的地段+好的产品才能批到好的价格,而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紧密结合的。
在热门板块,开发商可以把精装做到1万的标准,甚至以上,大有一批土豪去买单,但在冷门的板块,你做5000-8000的标准,你整体的房价就上去了,这个价格段,与买房人的需求显然是不匹配的,那么就是很痛苦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房价、地价都会有一定的降温作用。但南京整体市场还是比较积极的,所以不会一巴掌被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