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和武汉的别称
江城,在华东地区的安徽省就有一个“江城”,是安徽的一个地级市,自古就有着“江东名邑”、“吴楚名区”的美誉,它就是安徽的芜湖。

芜湖的“江城”从何而来?这样去看芜湖的地理位置了。芜湖在安徽的东南部,东西南北分别位马鞍山和南京,铜陵、池州,而且还和安庆,宣城、湖州,滁州紧邻,长江下游,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长江横插芜湖而过,境内的芜湖港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国家一类口岸。
芜湖作为地名的历史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所以也人才辈出,如:王之道、朱万春、徐文达、王稼祥、项立刚等等。芜湖山水相映,有半城山半城水之称,代表景色有“芜湖十景”。芜湖被孙中山称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的省会,中部六省中唯一的副省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重要发源地,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处于长江中游,长江以及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市内河流纵横,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的约25%。
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就是中国南方的商业和军事的重地,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现在武汉有华为、中兴的研究所,腾讯的研发中心,小米的总部、搜狐研发中心等等,后面会有更多的其他企业入驻武汉,所以武汉未来可期。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在南京设立江苏总部
阿里选的地区总部都是选择的教育资源发达的城市,为的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人才需要。这很正常,南京和杭州很相似,经济也不分伯仲。唯一南京胜过杭州的就是教育资源了。南京985,211高校是除了北京,上海外最多的城市。
马云至少比大多数都聪明,他的选择至少不会错的离谱。阿里总部在杭州。江苏总部在南京没啥毛病。我们在计算在这场选择中南京能有多少好处,阿里何尝不在计算他们占了多少利益。阿里是一个商业公司不是慈善团体,双方在这场交易中各取所需,不需要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指点江山。
江苏作为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之一,经济体量大,居民的消费也逐年提高,符合阿里巴巴的经济战略布局。南京的地形依托长三角,且不仅是江苏省省会,且辐射力影响了大半个安徽北部,安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强劲,且人口规模优于江苏省,两省人口综合就有一亿之多,整体的消费潜力巨大,虽然受制于上海这个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但贸易的往来的双方的,阿里巴巴的生意自然能够输出到上海浙江一带,况且南京现在所使用的地价相对于上海也是便宜的。 这个布局相当高明~
最新消息显示,阿里巴巴江苏总部开工仪式已于10月12日在南京市建邺区举行,开工现场也已曝光了效果图,未来这里将集聚3万办公人口。
总体来说,这是阿里巴巴和南京市的双赢。
首先,南京总部是阿里巴巴在杭州、北京之外的第一个省级总部,阿里巴巴无疑瞄准了南京的未来发展潜力。众所周知,南京一直是高校教育资源十分丰富、人才储备强劲的城市,全国双一流名中,南京仅次于“教育第一城”的北京(29所)和国际大都市上海(13所),以12所排名全国第三。
马云其实一直强调青年人的价值。他认为,青年人只要利用好技术、数据和创新,每一个人都将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南京很符合阿里巴巴在未来发展战略中对于人才的渴求。
而随着“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亚太门户城市”等战略格局的确定,南京未来将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之中享有越来越重要的机遇。
但是南京的弱环一直是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从阿里巴巴的角度来看,这是个市场空白)。虽然有众多科技园区、创新产业基地,但是互联网以及高科技氛围并没有培育出来。因此南京借助阿里巴巴的强大号召力,构建面向未来的互联网产业社区,充分带动其大数据及物联网、新零售、新金融等生态圈企业,形成具备人才、资金及技术优势的互联网产业集群。小米科技华东总部、网易有道江苏总部在河西的落户已经预示了这一点。
尤其是,阿里巴巴江苏总部所在的南京河西新城,是南京的金融集聚区、未来现代化新城中心,有着无可比拟的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
如果说,在阿里巴巴宣布进驻之前,河西新城有成为华东地区第二大中央商务区的战略野心,那么在阿里巴巴进驻之后,这个野心就有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支点,将会在几年时间内,把整个新城内的文体、金融、创新、商务等发展要素完全贯通起来。
从以上分析来看,两者的结合,是拥抱未来的一次惺惺相惜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