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看开利冷藏箱参数

1、看能效等级。

能效等级分为1、2、3、4、5等五个等级,等级1表示产品为国际先进水平,非常节能。

等级2表示比较节能。等级3表示产品节能一般。等级4表示产品节能效果较差。等级5为准入指标,是最低等级。

2、看有效容积。

开利故障代码32(开利故障代码30)

有效容积是指电冰箱可贮存食品的总容积,通常情况下,用英文字母L表示。

3、看使用地域的环境温度。

SN,表示适合在10-32°C的环境温度下使用。N,表示适合在16-32℃的环境温度下使用。ST,表示适合使用的环境温度为18-38℃。T,表示适合使用的环境温度为18-43°℃。

4、看电冰箱冷冻室的星级符号标志。

—星★表示s-6℃,食物保存时间为—个星期左右。二星★★表示s-12°℃,食物保存时间为一个月左右。三星★★★表示s-18℃,食物保存时间为三个月左右。四星★★★★表示<-18℃,食物保存时间为三至六个月。四星为冷冻,表示电冰箱具有速冻功能。

空调的制冷原理是什么?空调的发明者是谁

有一个段子:天气这么热,我们能活着,要感谢两个男人,一个是中国人后羿,他干掉了九个太阳,一个美国人威利斯.开利,他发明了空调…

威利斯.开利(也有音译为威利斯.哈维兰.卡里尔)被尊称为空调之父,他1876年11月出生于美国纽约州,24岁时供职于一家供暖公司,成为机械工程师,勤奋好学,动手操作能力强。1902年,开利为一家印刷厂设计安装了能调节车间湿度及温度的机器,而直到1928年,二战结束后,真正意义的空调才进入家用行列。

空调的制冷设备有四个部分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及节流装置。具体以制冷剂氟利昂为例说明下制冷过程:

压缩机将气态氟利昂压缩转化成液态,高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被输送到冷凝器(外机),热量外放后,又通过节流装置毛细铜管回到蒸发器(室内机),空间突然增大,压力突然变小,液态的氟利昂又变成气态,这一物理变化过程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所以我们室内温度会下降。制冷系统工作不停,氟利昂液态气态反复变化,不断从室内吸热,室外放热,从而营造出适宜人体感觉舒服的室内小气候。

空调,就像是运输行业里的搬运工,把热量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

空调制冷原理说白了就是能量的转移而已。

理论上称为逆卡诺循环,其实现的方法就是通过机器把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外,最终实现室内温度下降的目的。

或许有些人以为空调只是能吸收热量而已,如果真是这样就好咯,那地球的温室效应的不复存在了。记得在初中的物理教程里就有介绍到能量守恒定律,也就是说自然界里面的任何能力都不会凭空消失,空调室内制冷的同时也造成了室外在加热大气,所以近年来地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空调的使用不是造成大气温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但必是其中一个因素)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的就是能量不会自发地从低处转移到到高处,需要额外的“搬运工”才能实现能力逆差转移。

当然,一个完整的空调系统还是有点复杂的,毕竟这个系统要能正常工作运行。


1906年,威利斯·开利因发明了现代空调系统,被后人称为“空调之父”。

空调制冷原理就是空调器通电后,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冷凝器,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液体变成气体需要吸收大量热量。

朋友们好,我是电子及工控技术,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马上又要到夏天了,空调作为夏季降温避暑的家用电器,是人们在炎热夏天非常急需的一种降温利器。有的小伙伴们可能会问,炎炎的夏季空调是如何降低室内温度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事。

空调制冷的工作过程

我们知道制冷的方法有物理的方法和化学的方法,目前来说空调制冷的方法大都是使用物理方法进行制冷的,物理方法制冷是应用物质的物理变化来实现,比如常用物理方法制冷方式有利用冰融解吸热的方法制冷、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的方法制冷、利用易蒸发的液体蒸发吸热的方法制冷或者利用半导体温差电效应的方法制冷等。

对于我们家用空调来说,它是采用蒸发吸热的物理方法对室内进行降温的,下面我简要说说空调制冷的整个过程吧。当我们打开空调时,我们给空调通电以后,压缩机和风机同时启动运行,这时压缩机就把空调机内部制冷系统里的低压蒸汽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然后排到空调机里的冷凝器当中。这时风机把吸入室外的空气也会流经冷凝器并带走空调制冷剂所释放的热量,这时候高压制冷剂就由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了。这个高压液体再经过过滤器、毛细管后喷入到蒸发器里,这时就会在低压下蒸发,在蒸发的过程中就会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与此同时贯流风扇就会使空气不断地进入蒸发器的肋片间进行热交换,蒸发器吸入了空气的热量和水蒸汽后,将冷的干燥的空气送入室内,水蒸气凝结成水流送到室外。这样室内的空气就会不断地循环流动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了,其整个工作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

空调就是按照上述过程不断地循环工作,使室内的热量和水蒸气不断地排向室外,这样就会使室内的温度不断降低,当温度降低到一个设定的温度后,这时空调里的恒温控制器就会切断压缩机的电源,压缩机就会停止工作,空调停止供冷,但是蒸发器机组内的风扇会仍然在运转,室内的空气还会在不断地循环流动,使室内的温度保持在一个恒定的状态。当室内的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时,恒温控制器就会自动地接通压缩机的电源,压缩机再次运行,向室内提供冷气。

下面我来总结一下空调的制冷方法:我们家里使用的空调器大部分是压缩式的,它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等部件组成。这个在空调的系统里注入一定量的制冷剂后,它会在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降低其周围物质的温度。要得到持续的低温,必须要不断地蒸发制冷剂,也就要不断地补充制冷剂。即用压缩机抽吸已吸热成为蒸汽状态的制冷剂,经压缩机做功,再送入冷凝器中,这时制冷剂由气态转变为液态,并重新进行新的循环。其整个制冷循环的工作可以简述为蒸发→压缩→冷凝→减压四个过程。

影响空调制冷的因素

我们从空调的制冷工作过程可以知道,影响空调制冷效果有三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一般情况下,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要比空气温度低一些,这样室内的热量才能传给制冷剂。制冷剂吸收热量后蒸发成气体,再由压缩机吸走。

影响空调制冷的第二个因素是膨胀阀的开启度。空调水泵膨胀阀的过热度应该在5度到8度之间最好;影响空调制冷的第三个因素是制冷系统的冷凝压力。

空调的前世今生

空调的发明给我们人类带来了福音,自从空调出现以来,它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了。在这里我们要感谢一位名叫威利斯·哈维兰·卡里尔的美国机械工程师。他于1902年发明了一款实用制冷设备,当初这些设备不是给人们使用的,而是给工厂里的机器设备使用的。直到上个世纪的1928年他才推出了第一代家用空调,到目前为止我们使用的空调经过多年的改进,现在空调已经向着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不同的意见欢迎朋友们留言讨论,敬请关注电子及工控技术,感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