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太好了,晒晒各地的天蓝蓝白云朵朵吧

天气太好了,晒晒各地的天蓝蓝白云朵朵吧?在夏季,内蒙古乌兰察布的草原是避暑天堂。天总是蓝蓝的,朵朵白云漂浮在蓝天上。美丽的草场上,羊群尽情游荡。仰望天空,似乎来到了天堂。

西安的蓝天白云也是具备蓝系列的,浅蓝,中蓝,深蓝,蓝蓝的总是美美的,白云的出现让蓝天有了活力,充满了想像和魅力^0^

这样的蓝天白云只要打开手机随便拍,各种蓝就出来了,有一种蓝叫西安蓝,有一种蓝叫中国蓝^0^

当然其它地方的蓝也是美的,美就加地名发出来吧!共同组成中国蓝^0^


我也来晒晒我们家乡的风景,蓝天白云,化德,朵朵的白云飘在蔚蓝色的天空中,好美好美,这就是我的家乡,这个地方还是一个避暑的圣地,欢迎朋友们来这避避暑呀,下面我晒晒这的风景吧!


前有郑州,后有合肥长沙是不是压力最大的省会城市

在中国城市的发展变化中,可以说,没有哪个城市压力小的。之所以有人觉得长沙压力更大,或许跟长沙的发展劣势有很大关系。

第一,长沙北有武汉,南有广州,对本省的人才吸引力会有分散。

第二,长沙的国家政策比起经济实力来说,弱的太多。

第三,国家四普,很多省市GDP大幅攀升,长沙反而下降了上百亿,导致整个2019只增长了100多亿,但是实际增速却是全国20强第一。

当然时间放的更远,长沙从40名开外逆袭到现在的12名,还是比郑州合肥稍胜一筹。

2019年,国家四普郑州GDP上调,让郑州有了更多的想法。但实际情况是长沙增速2019年全国前20城第一名,而且还没等2020年GDP出来,郑州GDP就被国家修正了,长沙小幅度上调。当然,和安徽上调几千亿的也没法比,这也是合肥GDP冲击万亿的原因,四普加成因素很大,包括郑州。

虽然郑州拉进了和长沙的距离,但是得清醒的知道,GDP上调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新的算法核算的,这个也不可能年年换,年年增调。所以2020年之后,很多城市的实际增速才会体现出来,2020年受疫情原因,经济数据并不是太准确,不过长沙依旧给出了足够亮眼的成绩,GDP和财政大幅上升。今年九月国家主席访问长沙,并给了长沙自贸区的政策,说明长沙包括整个湖南在国家的地位中开始提升。

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0年时,长沙GPD:4547亿元,郑州:4041亿元,合肥仅有2703亿元;当时郑州仅相当于长沙的88%,而合肥更是低是59%。10年后郑州已完成了对长沙经济总量的超越,而合肥也拉近了20个百分点。说明了两城的发展速度要远高于长沙。

与此同时,合肥在国内城市间的位次上升了15名,而郑州也上升了7名。至于长沙,仅仅上升了2个位次。10年前长沙经济总量相当于武汉的8成,10年后不进反而退至7成。种种鲜明的对比之下,长沙的发展确实是慢了。

怎么说了,我觉得长沙是应该要引起重视并反思了。为什么这么多年下来,其发展速度早已被落下一大截。

一、关于长沙的房价

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才是当前要做的。而不是悠然自得,守着个房价低的名头看着年复一年的掉队。房价低一般是缺乏竞争力的城市表现,北上广深杭房价低吗?不低!北上广深的人不幸福吗?未必!放开限购随便涨两个点GDP就会蹭蹭蹭往上涨了吗?只能说很傻很天真!问题是哪个城市不限购?深圳不限购吗?杭州不限购吗?合肥不限购吗?限!为什么别人在限购的同时发展还能保持快速发展?

长沙一万的房价每年流入的人口不及3万的杭州一半,不及8万的深圳的一半。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房价并非人口流入首要考虑的原因。关键在于产业,在于就业岗位,在于收入水平。而在这些都缺乏的情况下,你拿什么去涨房价?你拿什么去留住人才?

二、长沙的效率问题

就拿地铁为例,只比长沙早4个月的郑州地铁如今早已是5条线146公里了,比长沙晚两年半的合肥地铁都要长出5公里。而长沙一个万亿级城市,仍然只有84公里。一条短短30多公里的地铁,断断续续修了6年还有多。这种速度又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当下保持竞争力?

机场方面,前几年黄花机场中部第一,如今中部第三。引以为傲的交通枢纽优势在中部全面溃败。从侧面印证了长沙为什么发展慢了,或者说发展慢了有什么佐证。

三、长沙的产业问题

哪怕是吹上天,长沙的产业说来说去就是以三一为代表的机械产业,和二三线品牌的汽配产业。但随着国家对于基建工程和固投的放缓,机械产业未来增长只怕承受压力。而汽车/汽配同样是郑州的主导产业,合肥也有新能源汽车,规模都比长沙只大不小。问题这俩城还有其它的强势产业啊,比如合肥的平板显示和家电产业,郑州的手机和电子产业以及航空物流产业,都比长沙发展得更快更好。除此之外长沙叫得响的产业真没多少优势了,如果说香烟、烟花也算的话。

所以长沙只能在服务业上面做文章了。餐饮美食、文化娱乐、旅游休闲、商超百化确实是国内做得非常不错的城市,支撑起了长沙的夜经济非常的发达。要不然发展速度还得往下掉。


我觉得长沙的确要有危机意识。长沙是7000万湖湘人民的省会城市,需要带动辐射全省的发展,不能只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做一个小富即安的心态。

郑州和合肥目前的经济实力还没有超过长沙,没有必要杞人忧天。北方城市除了北京、天津、西安、沈阳和大连,其余的都不应该放在长沙眼里。在经济发展方面,南方城市有很多天然的优越性和独特性,长沙应该比肩看武汉,因为这才是长沙所追求的目标。

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吧?


长沙的压力确实大,但在全国范围内,还有几个省会城市的压力同样不小。

莱芜华为手机售后电话(莱芜华为手机售后电话号码)

主要原因是这些城市的实力相近,排名也非常接近,可以说,只要稍微松口气,掉落不仅仅是名次,还有可能连城市档次也跟着下滑。

@全城探秘 觉得,类似的情况,主要存在于下面的城市之间:

一、前四之争

大家都知道,我国有四大一线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而从GDP看,这四大一线长期位居前四。

不过从去年开始,广州GDP前四的位置,受到了严重挑战。19年,广州GDP为23628亿,在其身后排名第五的重庆为23605亿,两者差距不到30亿。

以广州和重庆的经济体量,这么小的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旦被重庆反超,意味着四大一线城市霸占GDP前四的局面就被打破了,对广州来说,影响不可低估。

这也是广州一线城市地位屡次被看衰、挑战的原因之一。

广州的压力大不大?估计是所有城市里最大的了吧。

二、前十之争

GDP前十强,近些年除了内部名次的变动之外,已经基本固定,别的城市几乎很难再挤进去了。

但在去年,由于四普调整,天津GDP直接缩水了四千亿,排名也从第六降到第十,这让排名第十一位、遥望前十多年而不得的南京看到了机会。

19年,天津GDP为14104亿,南京则是14030亿,两者差距不足百亿。

天津一旦被南京反超,长期以来的前十位置就不保,这也是一道坎,一旦跌出前十,天津的强二线地位估计也会遭受质疑。

三、前十五之争

通常来说,从第十二名到十六名之间的五座城市,包括宁波、无锡、青岛、郑州和长沙等,因为实力接近,被认为是同一档次的城市,也就是常说的中二线。

实际上,不仅是长沙和郑州,所有五座城市的GDP都十分接近,从最高的宁波到最低的长沙,差距也不过四百亿,每一年的排名都可能发生剧变。

相比广州和天津,其实长沙的压力算小了,毕竟长沙只比前面的郑州少十五亿,却比身后的佛山高了八百亿,怎么也不至于掉出中二线。

至于题主所问的合肥,短期内估计还得跟一大帮城市鏖战,暂时还威胁不到长沙吧。

四、前二十之争

这个级别属于混战,共有泉州、东莞、济南、合肥、福州、南通、西安七个城市处于这个区间。

原本泉州的情况要好点,不过今年情况有变,泉州目前的情况似乎也不太乐观。

总体来看,这一区间的城市,差距都在毫厘之间,绝大多数破万亿是没有问题的,大家主要争的是前二十这个坎。

比如,18年西安曾冲入二十强,但19年就直接下跌到二十四名了。

合肥去年排名二十一位,距离二十强仅有一步之遥,也许今年可以大概率破万亿,但谁也不能保证他就能冲进二十强。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区间内,每座城市的压力都很大。

合肥要想威胁到长沙短期内很难,目前最重要的,应该是从这七大城市中杀出重围。

【结论】

压力最大的城市:首先是广州和天津,都涉及到我国城市格局的变化,其次才是长沙和合肥。

最后,我是@全城探秘 ,一家之言,欢迎拍砖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