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是如何实现创新与转型的

众所周知,日本是亚洲的发达国家,但是日本的制造业也经历过崩溃。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暴跌、银根收紧、出口受阻、内需市场萎缩、GDP负增长的困境。为了度过困境,日本企业开始寻求转型之路。

经过近10年的努力,日本企业摸索出了3条转型战略:

  • 第一是控制上游,主要是控制先进材料和先进制造设备;
  • 第二是占据中游,主要是研发核心零部件
  • 第三是放弃下游,也就是说,尽量少做终端产品,因为中国、韩国甚至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已经做的很好,日本再参与竞争,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和价值。

索尼公司。索尼公司在抛弃了电脑等电子产品之后,重点发展电子零部件产业。譬如,索尼的传感器目前占据了世界53%传感器市场,一度曾经达到过70%。同时,索尼积极拓展与教育、音乐、烹饪机器人、陪伴者等相关的产品开发,做未来生活的倡导者。我们现在比较少看到索尼的终端产品,但是,索尼在2018年的利润额创下了近20年来的最高值。

中国企业在转型创新中,还要向日本企业学习精益化管理,把“质”与“量”实现最完美的融合统一,让精益化管理,成为企业的生命管理!只有这样,经过10年或许更多一点时间的努力,中国才能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日本东芝退出中国,对国内好还是坏

首先,东芝进军中国,是中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结果,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大背景下,是互利双赢的。我们得到了外资的支撑和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引导国內制造业的大发展兴盛潮流,创造了极大的就业岗位和机会,给国家也带来了一定的收入,真正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意涵,也打开了我们走出去的大门,是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东芝进中国办厂,是挖矿的性质,不存在扶贫的理念,尽管我们得到了很多好处,但是,他必须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利用我们的人力和物资能源,获取至少40%的利润,获利如果低于20%时,他就必须要撤资走人,这是一个纯商业行为,我们心怀感谢之情是应该的,抱有感恩戴德之痴念,大可不必,毫无必要。

东芝今天的离开,不存在多大的政治因素,完全是疫情笼罩下的企业发展萎靡造成的结果。试想,诺大一个东芝集团旗下,数以万计的员工及管理人员,在今天这种萧条的生意状态之下,谁能挺得住多久?中国的疫控虽然作的很优秀,可其它国家亦然处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景中,在出不去进不来的大环境下,撤资走人是最有效的止损办法。所以,东芝今天的离开,没有过度解读的必要,更没有借题发挥炒作热点的必要,来去自由,各取所便,去了东芝,大连亦然是美丽的大连,风彩亦旧,雄风更胜当年。

东芝退出中国,当然是坏。

东芝,著名跨国大公司,主营机电,含航空飞行器材,航海声纳,铁路等设备等,兼家电等,退出中国是因为彩电滞销,人工成本上升等原因。

外资纷纷退出中国,当然不利中国经济,东芝公司先前曾在中国投资多个领域,也因种种原因撤退至东南亚。使用外资,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耍内容。中国还没富到不需要外资,不需要科技进步的程度。

当前中国应改善投资环境,克服民粹主义的抬头,进一步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是好事。

对东芝这家公司,笔者对其印象非常差。

举两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1、笔记本事件:给美国佬美元,给中国人补丁。

2000年春天,因为笔记本电脑软件功能有瑕疵,两名美国东芝笔记本电脑用户向美国地区法院提出集体诉讼,认为东芝公司在处理其便携式笔记本电脑软盘控制器存在的问题时,许多方面行事不当,可能导致数据遗失或损坏。日本东芝公司为此赔偿美国用户10.5亿美元,每个用户最高可获得443美元的赔偿。但使用同一产品的中国用户,却没有享受到同等待遇。仅仅是发布了一个补丁(软件更新)给中国用户。日方的解释是,因为中国法律与美国法律对消费者的保护程度不一样。从此以后,东芝笔记本在中国的声誉一落千丈,最后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2、东芝彩电数码盒事件:价值六百元的部件不是“主要部件”,不享受三年保修。

前些年,东芝公司的电视机在中国享有盛誉,尤其是其声音系统,效果确实好,东芝电视在中国是高端货的代名词。当时类似屏幕大小的东芝电视,价格是国货的三到五倍。2000年左右,东芝电视机使用不长时间后很多型号均发生了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毛病。例如缺色、马赛克、水平亮带、垂直亮带、彩色板块、静止画面等,经检查故障的根源都是一个叫做数码盒的部件损坏造成,这个数码盒东芝公司报价600元左右,维修工费600元。因为这个部件的散热设计有问题,所以用户花费1200元后,东芝公司只承诺保修三个月,理由是这个部件不属于电视机的“主要部件”,而实际上,东芝电视机当中,除了显像管就是这个部件最贵,按国家三包规定,如果是主要部件,保修期三年,而如果不是主要部件,保修期仅为一年。东芝公司就善于钻国家三包政策的空子,把一堆部件集成到一个盒子里,从而逃避对用户的三包机责任。从此以后,东芝电视声誉大降。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东芝公司是有一定的技术实力,但是他们从骨子里就顽固地鄙视中国人,这种人,早一些退出中国市场也好。

小日本东芝退出中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不是不想留,是真留不下了!是日本产业的一次溃败!对国内当然是好事!说明我们相关产业已超过小日本,它只能撤退到东南亚苟且偷生!迟早会被剿灭!国人不必为了蝇头小利而挽惜它!

想当年,东芝“火箭炮”横扫中国!现在是日本在液晶显示器行业全产业崩盘!现在的世界霸主是中国的京东方、华星光电(TCL)!东芝最强的电池部份,被福建十八线小城的“宁德时代”打的溃不成军!其它行业差不多类似!日本,正加速坠入太平洋!

大连tcl空调售后维修(大连tcl空调售后维修电话)

日本东芝退出中国,对国内是好是坏,日本企业退出中国,好的方面,至少说明中国家电企业变强了,坏的一面东芝的离开,影响东芝员工短时间内的就业。

对于日本企业,离开中国,其实也没有什么多大的影响,毕竟中国配套能力远远大于东南亚所有国家的之合,不是中国生产成本高了,而是国际环境,特别是中美关系,不利于日本企业继续待在中国。

能在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中国都后来居上,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其他方面,日本企业的优势越来越少,竞争实力越来越弱,日本把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并不是想配合美国和中国脱轨,而是在中国,日本企业没有任何优势。

如果你用哪一种思维逻辑去看日本企业离开中国,至少说明离开中国的外国企业,中国相关产业都取得重大突破,原来是合作关系,现在是竞争关系。离开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市场,正说明一个问题,中国家电正在超越日本家电。

其实中国依然是西方国家的投资热土,只要你的产品足够先进,在中国就能创造最高的财富。

日本企业离开中国,也说明一个问题,日本企业、日本产品的神话正一步步破灭,不能提供高新技术,在中国只有失败的命运。

当然日本企业离开中国,也有一定的影响,毕竟因为疫情的影响,就业环境有点困难。

说到底日本能卖给中国的产品,我们都在一点点超越,不能卖给中国的产品,中国同样也让日本企业感觉到压力。

说不定那一天,东芝会被国内企业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