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最早最深的电视机,是什么牌子的
1981年,我家拿出所有的积蓄,凑齐420元,买了一台合肥市生产的12寸的黄山牌黑白电视机,就用这样的电视机,度过每天晚上的时间,看完了风糜一时的《上海滩》、《敌后十八年》等电视连续剧。
印象最早和最深并没有集中到一台电视机上。先说一下印象最早的电视机是14吋电子管黑白电视(应该是北京牌820型)。
那是在六十年代,当时自己还在上小学。晚饭后有同学约我到他父亲单位去看电视。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电视。大约7点多钟电视前已围拢了十几个人,不一会儿值班人员打开了电视,由于是电子管功放又是木质机箱,声音非常好听,但图像却始终不稳定。要现在看来就是帧频和行频电位器接触不良,再加上室内天线信号不好。既便如此没有一个人提前离开,现在想来觉得很搞笑,大家都目不转睛的盯着不断闪烁的混乱画面,一直坚持到最后。
印象最深的电视是七十年代去同学家看一台上海产、使用干电池的9吋电视。当时售价是313元,相当于普通人半年多的工资(如按现在的工资水平应折3万元以上)。
这次的观看效果较为理想,只是看到最后图像变暗,画幅也变小了,应该是机内装的8节1号电池快没电了。由于所在房间没有交流插座只好作罢。
那时的晶体管电视设计理念还是延用了半导体收音机的使用模式,不仅带有收音机功能,还要滿足外出旅游随身携带的需求。如果在公园草坪上野歺还能看上电视,简直就是神仙过的日子!以上是我的回答。
本头条号每天都有更新。欢迎评论,关注、点赞!
我家第一台电视是“夏普SHARP”
黑白,时间是八一年,价格大概是五百六,七,
一直看到九几年,
我自己第一台电视是,十八寸彩色北京牌,时间是八七年,价格是一千七百八十块钱,
就看了差不多两年时间,就完达山啦,(显像管坏了)
现在用的是康佳液晶电视,大概是零三年买的,看到现在,
价格是两千六百多块钱,32寸,
在当时同尺寸的电视,有一千多块钱的,
我买这个肯定是贵了点,但质量还是很好的,
所以,贵自有贵的道理。
1982年秋,邻居家买了电视机,晚饭时间就去看。人家5个孩子房子又小嫌乱,不叫去就哭闹,于是下决心借钱,凑够了464元,买了一台日本索尼黑白十二寸电视机,效果挺好,看了十年,只换了一个高频头,就换彩电了。
电视产业可以说是我国工业化最早的起步行业,从1958年,我国生产出第一台“北京牌”电视开始,此后数十年涌现了上百个电视品牌,电视不仅见证了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也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电视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期间就伴随着无数品牌的沉浮兴衰:
1、起步阶段(1958-1978):引进+组装
这一时期,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电视仍然是极为稀罕的奢侈品,能见的品牌是苏联的“红宝石牌”,但一般只有国家领导人能够看到。1958年,我国第一台黑白14英寸电视机“北京牌”在天津712厂诞生,它被誉为“华夏第一屏”,从这一刻起,我国才正式开启生产电视的篇章,1970年,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这期间,中国人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北京牌”。
2、发展阶段(1978-1988):百花齐放
自1978年改革开放起,我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开始进入迅猛发展阶段,从1978年中国开始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开始,此后这期间,先后引进了100多条大大小小的彩电生产线,牡丹、金星、昆仑、飞跃都是比较出名的电视品牌。
到了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从黑白电视逐渐过渡到彩色电视,国产电视品牌也是百花齐放,由于电视的热销和供不应求,电视产业对当地的税收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基本上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电视品牌。
如:长虹、TCL、创维、黄河、飞跃、凯歌、金星、西湖、黄山、孔雀、赣新、青岛、环宇、金凤、三元、长城、菊花、如意……都是各个地区有名的电视品牌。全国知名度较高的当属金星、熊猫和牡丹,此后国内又被长虹、康佳和TCL超越。
但80年代的电视市场,整体还是被日本品牌所霸占,如日本的日立、索尼、松下、三洋就占据了国内80%的市场。
牡丹牌彩电
3、赶超阶段(1989-1999):国产为王
1989年,长虹发动第一次价格战,开始占领了国内彩电市场,到了1996年,国家开始大幅降低彩电关税,大批国外品牌开始涌入国内,长虹再次发动价格战,降价幅度之大,令国内众多规模较小的电视厂不堪重负,最终都消失在了家电历史长河,前面提到的大部分地方电视品牌,基本上在这一年后都集体倒闭消失。这期间,长虹、TCL和康佳、创维等国产品牌占据了国内市场前茅,成为人们所熟知的电视品牌,也是大多数国人最熟悉的电视品牌。
时至今日,中国电视行业几经洗牌,到如今的互联网电视崛起,大部分人印象中最深刻的电视品牌,可能最多的还是长虹、TCL和康佳、创维这四大品牌,他们存在的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也是大部分家庭接触彩电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