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cm501坏没坏
答:用数字万用表测量贴片电阻501时,显示500欧姆,该电阻是好的,大于500,相当于开路了就是坏的。电阻501就是500欧姆的电阻阻值,如果测量时显示10K或者接近无穷大,那就是损坏了。测量时要注意手不能抓住电阻的二端,否则人体电阻会影响你的判断,另外在线测量时要当心同线路里的其他元件的阻抗,最好是脱开一只引脚再测量,这样比较精确。
501和517区别
区别:轮胎宽度不同。两者相差1.6Cm。
501和517是两只宽度不同的轮胎。501表示轮胎断面宽度为501mm。517表示轮胎横断面宽度为517Mm,两者宽度之间相差16mm。即1.6Cm。
501的冰箱有多大
501的冰箱如果是对开门的话,高度就是1775mm,宽度是908mm,厚度是657mm,如果是十字门的话高度是1908mm,宽度是833mm,厚度是657mm,如果要预留空间的话建议在这些尺寸上面加12公分,这样对冰箱散热好,冰箱门也能随便打开,后期想换冰箱也好找机子
你好,大概的产品尺寸是500x515x420mm,50升=50立方分米= 50 ×1000立方厘米 即:一个50升的电冰箱 相当于 长50cm×宽40cm×高25cm箱子 可以放的东西
金宽501玉米种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3.0-104.0天。芽鞘紫色,叶片浓绿色,第一叶尖端椭圆形;主茎叶片数18-20片,株型紧凑,株高260.0-270.0cm,穗位高89.0-99.0cm;雄穗分枝中,雄穗颖片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7.0-17.7cm,穗粗4.8cm,穗行数14-18行,半马齿型,千粒重331.5-347.5g。
光纤制导的导弹有什么优缺点
目前使用光纤制导方式的导弹,典型型号有以色列的远程长钉,还有中国的红箭-10导弹系统。“红箭”10导弹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一款重型反坦克导弹,和我国此前研发装备的“红箭”8、“红箭”9等反坦克导弹不同,“红箭”10导弹使用了电视/红外图像加光纤传输的制导模式,不再是“红箭”8、“红箭”9等反坦克导弹采用的导引指令方式。
红箭-10导弹系统应用到多种平台,采用通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安装在不同大小的平台上。目前我国部队装备的“红箭”10导弹发射车采用的是04A步战车的履带式底盘。除了首先出现的履带式底盘和刚刚出现的8×8轮式装甲底盘。未来还可能出现使用6×6轮式装甲底盘、4×4高机动轮式底盘的“红箭”10导弹系统。由于不同底盘的承载能力有所不同,所以这些底盘搭载“红箭”10导弹的数量也会存在不同。未来“红箭”10导弹系统甚至还可以搭载在小型舰艇上使用,可以作为打击敌方轻型舰艇或者是近岸目标的攻坚利器。
红箭-10导弹的最大射程为1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大约为200米/秒,飞行速度并不快,这是因为它采用了光纤传输模式。细心观看红箭-10导弹发射画面就可以看到,发射时红箭-10导弹的尾部会拖着一条纤细的光纤飞向目标,红箭-10导弹就是通过这条光纤来传输画面。
红箭-10导弹采用了发射后再锁定的作战模式,首先由其他平台提供明白的基本位置信息,红箭10导弹的发射车则向目标区域发射红箭10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红箭10导弹就会通过尾部携带的光纤来传输红箭10导弹电视/红外导引头的侦察画面,发射车的射手就根据这些画面修正红箭10导弹的飞行打击路线。这种打击模式的优点很多,例如可以打击一些不在射手目视范围内、被地形地貌遮挡的敌方目标。
为了方便导引头搜索发现打击目标,红箭10导弹采用了高平飞弹道,在确定最终打击目标后就会俯冲下去打击目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攻顶模式。目前没有任何一款主战坦克能够抵御红箭10这种重型反坦克导弹的攻顶打击。
光纤制导的导弹有两个学点,一是由于导弹飞行时带着光纤,这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最高飞行速度,不过这对打击威力影响比较小。光纤制导的导弹无法超过音速,最大飞行速度大约200多米/秒。而无导线的导弹可以设计的速度很快,例如俄罗斯的菊花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6000米,最大飞行速度超过音速。
二是光纤的线轴位于导弹弹体的后部,导弹一边飞行,一边向后面甩出光纤。这对于导弹是一个无法消除的死重量。一般来说,导弹的重量要将将计就计,减重需要以克来计算,以便增加射程,提高飞行能力。光纤的重量,大约每1000米150克左右,红箭-10这种射程10000米的导弹,就需要1.5公斤的光纤,再加上放线抽,导弹信号传输系统的总重量要超过2公斤,这对于一枚只有50公斤的导弹来说,死重太大,如果加大射程至25公里以上,携带光纤就得不偿失。所以,以色列在开发射程超过25公里的远程长钉-ER导弹时,就因此放弃了光纤制导,转为加密无线电数据链传输指令。
未来我国研发用于取代红旗-10的射程更远的反坦克导弹时,也会抛弃光纤,改为一种高速的数据链传输的导弹。例如我国在珠海航展上展出的CM-501GA陆军超视距攻击导弹,射程超过40公里,采用红外热成像光学图像制导,具备“人在回路中”控制功能,双向数据链传输指令,使陆军有了自己掌握的战场精确打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