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空调一直问题不断,保修期以生产日期算起,大家遇到过吗
我是国美负责空调这一块的,一般空调都是以安装日期开始算起保修的,因为空调安装都是专业师傅,他们上门安装都要录入条码,特别是格力空调都有区域限制,必须有开机密码才能使用,他们录入系统后,格力总部会随机发送一个密码,这样你的空调才能正常使用。售后也会记录下来,你的空调什么时候安装
格力“牵手”威马汽车,董明珠造车为何痴心不改
网红算不上有战略眼光企业管理者,她只能算一个投机家,她所投资的项目都是市场成熟短寿命热门的项目,如新能源汽车,手机等,而这些项目目前以达到市场饱和,新品牌而没有超越同代产品的技术,很难占领市场,手机为什么也算短寿命的热门项目,因手机使用寿命短换代快,格力没实力快速研发组装新的机型,研发组装出来以落后几代了。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他们的战略眼光不只是看眼前的市场热销商品,挣钱的热销产品大家都来玩,短吋间大家都挣点,长时间大家都挣不了钱,与投资成反比,有战略思维的管理者,而是更多的为未来生存空间发展,开发市场没有的新产品考虑,企业才能持续长远发展。所以网络只能算一个玩政治秀的管理者,算不上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
首先是格力空调市场占有率已经快触及天花板需要开发新的不同品类满足未来市场需求的市场。其次新能源汽车目前看起来应该是未来几十年的趋势。再其次,董投资了银隆,而银隆的核心技术就是可充动力电池,同时也能把格力空调用到新能源汽车上面实现双赢。按照董小姐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未来格力出品的新能源汽车也有可能成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标杆呢!
当年格力从一个小破厂,发展成市值千亿的大集团,靠的是踩对了历史进程,伴随着中国人从没有空调到家家有空调的三十年发展历程。一个格力空调能用20年,这种使用寿命,基本上市场接近饱和,如果不开发新产品,格力何谈发展。而国家领导人,现在很明确的要发展电动汽车,从长远看,环保的电动汽车也会成为家家必备的电器,再一次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呢,明白董明珠为何痴心不改了吧。毕竟腾讯,京东,百度以及风投们都开始联合生产蔚来电动汽车,大佬们从来都是深谋远虑。
格力牵手威马再次印证了董明珠的成功不可复制,瞎闹也能成就一名企业家?
董明珠的成功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为一体的小概率事件,是特殊的时代造就了所谓的企业家;从格力银隆、格力奥克斯、格力小米、格力美的的各种口水战中可以发现一个问题,董明珠就像一只好斗的公鸡但只有鸡的实力和格局,而面对的竞品甚至不同行业总敢于轻言妄语随意下定论,比如对IT领域和中国汽车的恶毒评价。
然而在一次次的被打脸后总去拿女性的弱势以及格力的情怀作为筹码博同情,然而作为知名企业家首先应考虑的是言论的合理性而不是性别,格力OME的品牌有一些是完全不配谈情怀的;尤其是一些产品在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使用两套不同的价格体系,国产品牌面对国人反而在销售同质高价产品,很显然这种企业不值得尊重。
然而似乎在“更年期”的格力与董明珠似乎要在预计告别阶段,刻意的做出一些惊人举措,是出于“人格装修”还是出于其他目的不得而知;但是董明珠在汽车领域从银隆转向威马,注定是两次同一模式的失败。
珠海银隆新能源汽车公司基本在破产的边缘,这一公司以极低成本收购【美国奥钛】这一新能源公司,以生产钛酸锂动力电池打造电动汽车,车型主要以新能源大巴车为主,包括复古的铛铛车;在这一阶段格力董明珠与其深度合作,并号称格力银隆是国产最好的汽车。
然而钛酸锂电池虽然有巡航重放次数很高的优点,但是钛元素也决定了制造成本极其高。量产车的装机量极小,结果导致了该品牌电动大巴车每行驶30~70公里就要充电一次的尴尬情况,即使循环重放次数会是铁电的两倍,然而充电频率是铁电的4~5倍,钛酸锂电池还有任何优势可言吗?
所以海内外主流的新能源汽车才会转型使用成本、寿命与能量密度足够平衡的镍钴锰酸锂、镍钴锰、磷酸铁锂等电池,这些电池可以实现车辆合理的续航,能有效降低充电频率反而能延长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以及便利性的提高;银隆汽车从起步就是个错误,行业内从未有人看好这一品牌的发展,然而格力董明珠重金投资,结果自然也是可以想象的。
不过格力银隆决裂这一现象是汽车领域实际是非常常见的,然而董明珠表现出的态度不仅没有自省,反而出现了泼妇骂街一样的状态;并且从高度评价其合资的国产新能源汽车,瞬间抛出“国产车粗制滥造”的诡异言论,由此可见董明珠缺少企业家的格局与素养,且利用这种无知言论挑动和利用汽车领域一些的不健康行业竞争,这是标准的“网红手段与格局”,很低级。
而按理说董明珠既然不看好国产汽车,那么后期即使寻求合作也应该寻找海外知名品牌才对,比如使用镍钴铝频频自燃的特斯拉,号称混动汽车鼻祖的丰田,这些才符合格力的高阶定位,然而为什么又去选择威马呢?
貌似有一点原因为特斯拉早就被老司机号脉号出重疾,丰田、奥迪以及后驱可以预测的VW与FAC均将战略合作供应商转向了自主品牌,现在的状态是一线新能源自主品牌不会与格力这种体量的资本接触,造车新势力中预计赚快钱的品牌才会接收各种资本,比如威马格力。
威马汽车是新势力品牌中知名度较高的存在,但也是负面问题不断且生存依靠B端的代表品牌;所谓的销售网络达到124家、覆盖全国82个城市,这一数据看似很夸张,然而目前市的数量超过650个,县区超过2000个,威马汽车目前仍然是连健全的销售和售后网络都不能做到的杂牌。技术方面三电系统缺少核心技术的掌握,其中最重要的动力电池依靠第三方,驱动技术并不令人信任。
其次整车制造以及品质把控是一套非常系统的科学程序,诸多大厂在经过20~30年沉淀积累后也只是达到了平均水平线以上的标准,少数重资投入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团队的自主品牌也用了十几二十年才获得初步的成功;然而威马汽车成立为2015年,到2018年9月公司规模才有2500人,量产交付也是在2018年下半年才实现,这一公司的整体规模还没有一线自主品牌的研发团队规模的十分之一大,老牌车企以每年接近百亿的成本投入研发,威马这些品牌在干什么?
所以威马汽车等新势力品牌注定是一粒沙,而大浪淘沙已经开始,格力董明珠在这一阶段继续转型汽车领域,是为“人格美容”还是出于其他原因只有让时间来交出答卷了。
(上文由天和Auto原创首发,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留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