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到底是哪里产的啊
HTC是台湾的品牌,以前使用的名称是宏达电,大陆以前称为多普达,现在已经统一为HTC了。HTC手机现在的主要产地为台湾新竹(S/N前两位为HT、FA和HC,其中HC为行货专用)和上海(S/N前两位为SH),此外还有一些比较老的机器为重庆生产的(S/N前两位为CH)但貌似没有该地生产的新机器了。
怎么样用手机摄影出好作品?分享相片看看
喜欢手机摄影的伙伴,多数是初学摄影的伙伴,那我们没什么摄影基础,怎么才拍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可以把握4个基本点:
构图、主体、光影,对焦,在你平时手机拍照前先考虑好这4点。
一、你的照片要有“主体”:
你的照片里的“主角”是什么,所以,如果想让你的照片印象深刻,至少得让别人知道你这照片里是啥?
● 如果你拍的是风景:
那也要知道拍的是山?是水?是树木?还是天空……
● 如果你拍的是人物:
这人在做什么?想什么?是哭是笑还是深思……
● 如果你拍的是物体:
是什么物体?是花?是草?还是建筑?街道……
二、你的照片要有“构图”
这点可能是很多初学摄影伙伴没概念的,想注意也不太清楚,但是确是划分普通照与“专业照”差别的关键之一。
看看下面两张同一座大桥的照片对比:
而摄影构图法有好多好多,曾经看到有人总结出上百种,但我们在平时手机随拍时,只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的构图法,就能让你的照片看上去更“专业”顺眼。
1、构图要横平竖直:
2、巧用框式构图:
这种构图特别容易突出主体,但需要用的巧妙,角度,结构掌握好, 就会让一张普通的照片马上显得“特别”
3、擅用线性构图:
线性构图有很多,常用的:横线、垂直线,对角线,曲线,延伸线等等
采用线性构图时要注意,不管哪种线型构图,开端和结尾都要准确到位。
三、你的照片要有“光影”
摄影摄影,就是拍“光”和“影”,才会让一个主体变的生动立体。
手机拍照时,能多捕捉带有光影的主体去拍摄,利用好主体和光影的的关系,就会让你的照片马上提升一档。
但拍好光影也要注意两点:
● 一是,选择好拍摄时间,如果想拍自然光下的光影,那就要在太阳斜照的时候,避免正午时间拍。一般上午十点前,下午四五点都可以拍。
● 二是,影子和拍摄主体的角度,构图把握好。
四、你的照片要有“对焦”
通俗的说,就是你的照片要“清晰”,尤其是你要拍的主体,一旦不够清晰,那基本就是个废片。
● 手机对焦:现在基本各款手机都有自动对焦,也可以用手指多点击几次你想突出的“主体”,手动调整对焦,确定你要拍的主体清晰,一定别慌慌张张拍完拉倒。
以上4个基本点——主体、构图、光影、对焦,可能刚了解时,会不能顾全到,还需要多去练习,只要熟练掌握这几个基本点,你的摄影水平就能从小白上升一大步啦!
更多手机摄影技巧,好玩的创意后期,欢迎点击“关注”和月小编一起玩转手机摄影
纽约摄影师Eric Van Nynatten的主业是时尚拍摄,在智能手机越来越易用的今天,他尝试用手机来完成自己的专业拍摄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Eric Van Nynatten目前使用的手机是iPhone 6/8 plus,后期主力软件是VSCO和Snapseed。
分享一组他的作品:
再给大家分享一些既不难,又有效的手机摄影小技巧。看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
1.建筑·街道 — 读懂城市之美
无论古典建筑还是现代建筑,都是直观的视觉符号,很容易转化成我们的摄影语言,建筑摄影,需要我们对建筑(Architecture)多些理解,而非仅仅对建筑(Building)的“样式”进行记录。
拍摄街道、环境和场景的美,是和拍摄其中的人物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的。 这里要说的以“街道”为题材的摄影。建筑摄影可以归纳成五个字,其实这五个字的本质正是观察建筑之美的方式:
空——“表现空间比表现实体更重要”,寻找空间的美感、纵深感、层次感。
日本千本鸟居中的纵深空间
白——" 留白,主题集中 "
留白,表现建筑本身就具有的肌理
人“观察人与建筑的关系”,用人物衬托建筑。
用人物点缀建筑
形——“观察建筑的图案”,拍摄立面的门窗图案及其几何美。
用建筑的雕塑感表达形体美
光——“光影是建筑的灵魂”,拍摄建筑立面上的投影,空间中的光束。
建筑强烈的光影感
对于拍摄本身,则有这样一些建议:
首先,仍然要以“摆正、端平”为首要原则,建筑的几何感与空间感很容易被歪斜的构图破坏,这意味着无论是平拍、仰拍还是俯拍,最好让手机保持在正交的状态。
其次,是多角度,拍摄建筑时的多角度是最不应该吝啬的,手机建筑摄影中,最常出现的角度是在街道、地面上的平视拍摄。
2 人像·人物 — 人和环境之辨
人物和人像虽然都是拍人,但是截然不同。
手机拍人像,人物本身所占画面的比例通常会大一些,基本的技巧便是拍摄的时候“对焦在人眼”。
2-1 人像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小巷中的兄妹,调整拍摄角度,捕捉到了妹妹眼中的眼神光,照片就立刻有了神
人像背景的处理,通常是使其低调,成为衬托,基本原则是希望背景不杂,又能烘托出前景。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便是虚化背景,通过制造浅景深来弱化背景。
波兰华沙公交车上,利用 iPhone 7 Plus 的人像功能将原本有些杂乱的背景虚化掉
2-2 人物
人物摄影更多的是寻找人物形象和具体环境之间的关系。许多人像摄影,即使换了背景,其本身还能大体成立,但是人物摄影却不是如此,拍摄对象和环境有着更多的因果关系。
葡萄牙里斯本音乐学院的黄墙,人物与背景是依存关系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老人与鸽子”,动静结合是这张照片的重点
3 风光·自然——光线、主心骨与前景
风光与自然题材,相对来说拍摄的对象较为固定,更多在于“择期”,另外后期也比较重要。
针对手机摄影,有几个小提示。
首先,依然是光线、光线和光线。在这种众人拍同个场景的地方,所能掌控的便是光线——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间的光线。尽管不想给出“黄金时间”这样的说法,但不可否认,清晨和傍晚有阳光的时候依然是捕捉有情绪、有戏剧性、动人光线的时候。平淡的阴天和烦人的雨天也不那么令人沮丧,笔者觉得管用的做法是,强化它们——强化湿漉漉,强化天上的云,这些本身也是风光的一部分。
黄昏时分的葡萄牙波尔图老城,阳光柔和地给红屋顶洒下一层金光
日本东京的密集街道,贯穿画面的主干道成为画面的中心
编辑:菜菜元 (图片综合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摄影知识,欢迎关注【色影无忌】
手机摄影作品越来越被更多人的人所接受,发微博、发朋友圈、发今日头条,人们利用手机摄影随时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用手机拍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方便!方便!方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简单的事情就不要搞得复杂化,如果用手机拍照还要像单反相机一样又要设置光圈、速度、感光度,又要这个那个的,我只想说:去~你~奶~奶~个~腿!
拍摄技巧:
一、巧用快门线:
我用的手机是iphone,街拍时我用耳机做快门线,也就是说在相机模式下,耳机的音量键就是快门线,这个很重要,街拍时太方便了,真的可以拍到你想要的瞬间。
作品名称:街头指挥家
这位老人是一位自行车商行的老板,我在和这位老人聊天时,因为语言交流原因(我的英语很差),老人边说边用手做着手势,我左手举着相机,右手一直在按动快门,抓拍到几张老人的精彩照片,这张算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张,老人的手势好像一个音乐指挥家。
二、近点!再近点!!
战地摄影师卡帕说:照片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手机摄影为了扬长避短必须离被摄者近一些。
作品名称:地震之痛
拍摄这张照片距离这位老人大约30cm左右,老人戴着典型的尼泊尔国帽,左手拂面,好像有隐隐的痛,这张照片把地震后他的失望、无助、痛苦的表情完全抓到了,他身后残损的神塔、临时搭建的帐篷、以及身后男人、女人无助的面孔也呈现在画面之内,画面的信息量很大也很典型,这是我喜欢的图片之一,在平遥摄影展我将这张图做了宣传海报。
三、巧妙构图
多看好图片、多学习构图,这样在手机摄影时就得心应手了,其实构图没有一定的定律,拍到了才是最重要的。
作品名称:你从我的世界走过
因为我一直处于备战状态(左手手机、右手快门线),所以当这个小男孩在我面前走过的时候,我按动了快门,巧的是两头牛同时抬起头看着这个小男孩,远处还有一双眼睛向这边看来。动静相宜,画面变得生动了,再加上三角构图,画面看起来也很舒服,你觉得呢?
四、合理利用光线
摄影是光影的艺术,手机摄影也是一样。光线好,照片拍出来也通透。
手机摄影尽量用顺光或侧逆光,逆光尽量不用,如果光线暗手机拍出来的图片噪点大,影响照片质量,所以尽量不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拍照,比如傍晚、较黑的室内。
作品名称:晨读者
拍摄时把趴在地砖上慵懒的狗做为前景,对角线引申到晨读者,一个悠闲的晨读时光呈现在画面。
这是手机逆光拍摄比较成功的一张图片,主要是地砖为这位晨读者起到了补光的作用。
五、多拍
数码相机的快门是有寿命的,按到一定的次数就要更换快门组件了。而手机不同,不受快门次数的限制,这便宜为什么不占呢?哈哈
俗话说: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拍的多了自然就知道怎么拍了。
以下也都是手机拍摄的图片,分享一下:
作品名称:快乐兄弟
作品名称:足球小子
这样的环境踢着一只瘪了的足球,尤其吸引眼球的是这两双脚……
作品名称:食为天
等来的作品,为了抓到两个小朋友同时把发难送到嘴里的镜头,我若无其事的在那里举着手机等了好久,终于在这一刻按下快门?……
作品名称:凝视
这是一家小卖部家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他很不爽,小眼神很忧郁……
作品名称:小伙伴
作品名称:photo!photo!!
这只手是一个小男孩的 手,他见我给这个小女孩拍照跑过来喊着:photo!photo!!让我给他拍照,我在他举起手时按下快门。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拍片很辛苦,即使是用手机拍片,因为要用心。
码字也很辛苦,从早晨5:30开始回答问题,现在9:20了,不做搬运工,做原创来回答你的问题,我容易吗?
以上图文为本人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分享关于摄影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