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一枢纽五新城是什么

应该是一枢纽五城市。枢纽即突出交通先导,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五城市如下:

1突出创新驱动,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

2突出跨江融合,建设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

3突出向海发展,建设全国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

4突出绿色发展,建设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

5突出共建共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城市。

你去过哪些地方,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谢谢邀请。

你问我去过哪些地方,留下什么印象。老实说,相对那些四海为家的人来讲,我跑的地方不算多,虽然,我的心常常向往着诗和远方。

诗,写了不少。远方,涉足寥寥。

去过乐山,那尊巨大的石佛及其足下滚滚的江水令我感到震撼而卑怯。

去过自贡,那里的大公交车车顶都有一个大白包,里面充满了气,像一个硕大的子宫飘在空中,很是滑稽。

去过三峡,夜行水中,明灭依稀,晃晃悠悠,想着“猿鸣三声泪沾裳”的诗句,觉得阴森而想哭……

去过五台山,看到过现代和尚的时尚模样,骑着摩托,打着手机。佛缘,不觉怅然……

去过终南山,希冀能遇见高人逸士,得道真仙。无奈山重水复,徒渡荆棘,无果而归,亦自无憾。半缘修道半缘君吧……

登过长城,去过武昌汉口、去过鸟巢水立方,亚运村以及北京所有的大景点。

好了,不写了。以后有时间了再给你聊聊天。


我去过的地方有北京八达岭长城,烟台市的蓬莱、养马岛,还有去宜昌参观了三峡大坝。

这些名胜景区各有各的优点,每到一个地方,我都是用心去观赏景色,感受着场景的历史演变,人文习惯。

南通美的空调售后维修电话(南通美的空调售后维修电话号码)

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我的老家南河镇"南河小三峡",虽然没有国家级景点的雄伟壮观,但是那种安静惬意,是大景点所不能达到的,一年四季,无论何时进入景区,首先感觉到的就是空气,那种清新甜美的体验,就像初恋一样,让你见了就不想走。

其次是民风民俗,淳朴灿烈,各种无公害食物待客的农家乐,小河鲜,山鸡蛋,野果,野菜。简直是数不胜数。

荡着小船畅漾在碧绿的水面上,这个季节,岸边的油菜花、桃花、杏花,还有各种不知名的野花,各种争奇斗艳。

水中野鸭水鸟,一会潜水,一会浮游,各种嘻闹,崖上是四季常青的植物,野鸟在丛间唧唧喳喳,好一副山水如画!

下了船,那就好玩啦!各种奇峰怪石、溪流瀑布、古树、亭台。都流传着快炙人口的故事。各处溶洞里怪石磷峋,石笋石钟乳,有倒挂的,有础立的,有象形的,简直是天设地造,鬼斧神工。

也许是山水养育了我,对这里感情特深,每年都要回来玩一趟,在外漂泊久了,来到这才有种回到母亲怀抱的感觉。

也欢迎大家来这里玩!


我喜欢旅游。我去过的旅游城市很多。三亚、苏州、杭州、广西、山西等等。

最常去的城市就是上海。上海是一个现代化的富丽繁华国际大都市。它空气清新。

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上海的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它是一个有着独特漂亮外形的高大建筑物。又像一座巨大的宝塔直插云霄。它雄伟壮观。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站在上面俯瞰上海。上海的靓丽风光,尽收眼底。

上海外滩,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展现在人们面前。特别是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外滩的景色最为迷人。

外滩上人流如织。您站在夜晚的外滩上伴着耀眼夺目的霓虹灯。和海滩上游轮的汽笛声,还有海浪拍打海岸的轰鸣声。无比心旷神怡。站在海滩上,与大海和游轮一起摄影。做为永久的美丽画面。和快乐的记忆。

我最喜欢的是上海的老城隍庙。它是中国宗教文化重要的神衹之一。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是海内外的信徒祈求神灵保佑平安的地方。

做为吃货的我。在旅玩了老城隍庙后,一定会去吃老城隍庙的美食小吃。老城隍庙小笼包,做为上海标志性的美食。老城隍庙小笼包,就是南翔包子店里的小笼包。每次去买都要蜿蜒曲折的排上半个钟头、四十分钟才能买到。真好吃。

老城隍庙的美食很多。龙须酥、云片糕、老城隍庙五香豆。黄油水晶虾仁、八宝鸭、油爆虾等等。应有尽有让人大饱口福。使人流连忘返。


谢邀。去过地方太多了,捡个人喜欢的说一些。

国内纯旅游的话,山东济南,青岛,威海,很喜欢青岛的小洋气情调,和威海的干净宜人。

自驾去北南戴河沿线等,已经过度开发,人多然而现在管理不到位,比小时候去的印象差了太多,不如开车路过一些没什么人的海边,干净一些。

江浙地区,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扬州,以及周边附近大小20多个大小城镇。很喜欢江南的味道,每个地方都有相似的韵味但不同的美,历史文化的沉淀也多。

四川,广东,福建给人的感觉是非常舒适悠闲的,相邻港澳最大的感触是贫富的巨大两极分化,挺感慨。

国外的话,个人很喜欢欧洲,去的次数和时间也更多一些。历史,文艺,宗教的印记,在哪怕一个小小的地方都能追寻觅到有意思的故事。建筑,风光也很美。没什么太多偏爱,东欧,西欧,中欧,南欧,各有特色。欧洲是个可以静下心,一个人好好深度体验的地方。

美国说实话,除了自然风光和娱乐,没有太多历史相关可看,虽然去的不少,也一直觉得不如欧洲可看的那么多。

中南美的古文明其实很有看点,中美洲加勒比地区的海景也很赞。

海岛风光的话,东南亚其实更多要结合岛上风情。纯说海,更喜欢马尔代夫一些,白色沙滩很细腻。

总之,世界太大了,挨个去看看!

成都的宽窄巷子小吃很多,可以听剧,喝茶闲聊,挺喜欢那里古香古色的风格。熊猫基地,孩子们的最爱,好多熊猫,每一个都有介绍名字出生,习性什么的,还有小宝宝出生证纪录片。都江堰的景色很震撼值得一看。不过我最喜欢并且还想去的就是峨眉山,真的好大,这次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预订金鼎看日出,不过其实我去那天,天不好没太阳,如果有时间可以在山里住个一周,好好感受下这里的自然环境(金鼎住宿很贵,可以在山下找个民宿包月),还有猴子陪你玩耍,哈哈。来成都一定要喝一杯大碗茶,有飘雪,龙井,茉莉之类的,飘雪很好喝,如果去的朋友可以试试。

全国百强县榜单出炉,前十名中江苏占据六席,并霸占了前四名,江苏的县域经济为何如此强劲

江苏在百强县“霸占”前十强中的六席,不是没有缘故的。

先说江苏本身,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远古人类、吴越文化、长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便是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省区之一。

江苏本身地理就得天独厚,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 占江苏省面积的70%以上,比例居中国各省首位。主要由苏北平原、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

然后江苏天然是一个好地方。位处东部沿海地区中部,是南北、东西经济发达地区的交通要冲。

江苏人力资源丰富,人口有8000多万,这是基础。江苏历来文化底蕴深厚,现有有普通高校142所,这是重点;其中有“211大学”11所,“211+985”双重点2所,总数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江苏省通过北大清华自主招生人数,江苏排名全国第四。

最后,江苏经济发达,受中国经济中心上海辐射最为直接,GDP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仅略次于广东。

这些基础因素有了,我们再看看这6个江苏强县,分布是:江苏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占据前四强;太仓第七、宜兴第九。

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都是沿长江边上分布。而昆山干脆就在上海边上,都有声音说要把昆山纳入上海管辖。

换一句话说,这些县市,都是上海的基地,生产基地,而且基本上都是制造业为核心。因为上海的辐射能力太强了,但上海本身土地资源是极其有限,那么总部在上海,制造业基地分布在周边,这种超级城市发展模式,显然是全球共通。以上海的经济体量,带动这么几个县市是一个小意思。

宜兴虽然不在长江边上,但也是在太湖边上,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苏南发展模式”的发源地之一。在电线电缆、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环保等传统制造业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宜兴紫砂壶更是众所周知。

但江苏本身没有超级大城市,所以这些县市,没有变成区。这样,江苏在十强县市中独占6席,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算上区,那么江苏就没有那么厉害。

比如全国百强区前十强中,江苏虽然有三个,与浙江三个持平,但少于广东的四个。

不过,总体来讲,江苏还是很厉害。长江成为“内河”,还与上海做邻居,就是好处多多。

在讨论十强县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最近公布“全国十强区”。因为在行政级别上区与县是同一个级别,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县被城市覆盖而变成一个区。

这十强区的排序分别如下:顺德区、南海区、江苏武进、杭州萧山、黄埔区、江苏吴江、杭州余杭、番禺区。当中4个区来自于粤港澳大湾区,还有隐藏在后面的南山区、天河区、福田区、龙岗区等巨无霸区。

而这次评选的百强县中排名前十的分别为: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湖南长沙县、浙江慈溪市、太仓市、福建晋江市、宜兴市、辽宁海城市。在这十强县中其中六个来自于江苏。

这也是江苏从1978年—2017年的40年改革开放里GDP一直排名前二的重要支撑。并在与广东的追逐赛中,还在2015年的GDP经济总量上以70116亿直逼广东的72812亿,相差不到4%。可以说这些年江苏的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这些县市级区域的努力,也为全省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江苏强,强在基层!

2017年的GDP数据,昆山3500亿、江阴市3500亿、张家港市2590亿、常熟市2280亿、太仓市1240亿、宜兴市1500亿。这六个县(市)的GDP总量合计为14610亿。占全省8.59万亿的17%。

但也不得不承认与广东的城市集中度上还是有一些不同,整个珠三角地区就集中了无数个强区,这种高密度的投资集中,将会产生足够的集聚效应。这是江苏地区经济布局与广东最不同的地方。

未来的城市竞争将会逐步过渡到服务业、科技产业、金融产业、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竞争,江苏要在强县发展道路上寻找新的突破点,重点打造高端制造业、创新创业和科技领域在县域范围内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百强县前40排名如下

百强区前40排名如下:

虽然说江苏在百强县中,成为最大赢家,且在前十强中占据6席,遥遥领先,显示出江苏县域经济的强大和基础的厚实。

但是,需要看到的是,江苏的县域经济,也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格局。从东到西来看,百强县前十中,苏州占了4席,无锡占了2席,逐渐向西的常州、镇江、南京一席没有。特别是南京,GDP全省第二,竟然前40位也没有一家,包括百强区前40位,南京仍然没有。常州虽然在百强县的排名不佳,前40位一家没有。但是,在百强区中,武进区位列第三。镇江则在百强县前40位中有两家。所以,百强县在江苏呈现的是东强西弱格局。

再看南北,也是十分明显的南强北弱。进入前十位的6个县,全在南面,进入前40位的,也只有5家,其他都是苏南城市的。所以,南强北弱的格局,也呈现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够平衡。

尽管如此,江苏经济发展的平衡性,比起其他地方来,还是要强得多。那么多县进入百强县前,本身就说明了江苏在城乡发展方面的平衡。江苏的县域经济所以这么强,除了基础好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发展环境好、居民创业创新欲望强、引进的外资和其他所有制资本多。

之所以江苏的县域经济比较发达,主要是源于江苏省内整体经济的强悍。基本上我国百强县名单主要分布在经济排名前列的几个省份,像江苏、浙江、福建、山东,而其他省份占据名额比较少。而江苏的百强县在百强榜单中名列前茅,与江苏的县域经济组成以及地理位置有非常大的关系。根据2018全国百强名单,排名前十的县中,有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江阴市、宜兴市,这六个省份四个隶属于苏州,两个归无锡管辖。苏州和无锡是江苏省内重要的GDP贡献城市,原因与长三角、上海等都有关系。另外我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省的百强县数量并不多,当前全国经济一梯队中,只有江苏和广东能够相互比较一下,按道理在百强县的名单数量上也可以一较高下,但是广东省的城市地域组成与江苏有区别,广东省内城市发展更加一体化,前些年很多县级市已经升级为地级市,也有部分县级市调整区划为市区,所以在县级市的比较上,基本江苏一家独大。当然不可否认江苏的经济确实强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率先引进外资,大力发展生产加工行业,很多县级市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天然优势,迅速成立了很多配套生产企业。当前像昆山、张家港等县级市的经济水平甚至超越了我国中西部很多地级市。不过未来随着长三角地区的持续发展,有可能很多县级市也会调成为区,那时长三角将发展会国际第一城市群。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在《人民日报》10月发布的《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研究报告》中,江苏省是最大赢家。江苏省有23和县市入围百强。前10强更是有6个江苏县市,昆山、江阴、张家港和常熟“苏南四小龙”占据了前四位。

江苏的县域经济是全国最发达的,有大量的知名企业布局在县市一级,比如沙钢集团、恒力集团、波司登、张家港银行、海澜之家均是在县里。普遍发达的县域经济使得江苏的整体经济实力在全国领先。

江苏是全国最早发展乡镇企业的省份。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小作坊、小商家如雨过春笋在苏南地区冒出,它们贡献了大量的就业和经济产出。等完成资本和技术积累之后,乡镇企业纷纷壮大为股份制民营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比如位于苏南江阴市,面积不足1000平方公里,人口仅有160万,但其2017年GDP却高达近3500亿元,在省内仅次于昆山。江阴有12家民企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包括海澜之家、三房巷等知名企业。

但江苏经济发达的县市主要分布于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的苏南地区。23个百强县市大部分都是在苏南地区,尤其集中在苏州、南京、无锡、常州、南通、扬州等地市。

还有一点,江苏县域经济中没有像广东那样诞生超级企业。广东有美的、格力、OPPO、vivo等全国知名且规模很大的民企。但江苏这样的明星企业少的多。

服装纺织行业前景好吗

你现在做的是面料这一块,应该对目前面料和成衣市场比较了解,因为时间做的久了面料的价位和面料商的一系列操作都很了解也会对面料的采购方成衣厂的生意好不好也应该能了解到。既然有一手的信息了就可以考虑批发和淘宝的资金投入和产出以及时间节点,是否能承受。

批发如果自己开个店铺这方面费用太大,资金投入太大自己生产还是直接采购别人的成衣这是个问题得研究,还有淘宝现在进去做一个新的店铺需要慢慢积累客户是要付出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去好好做店铺做流量。如果真想做这两个选项中的一个需要想清楚。

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如果真去做了批发或者网店只要有好的产品线上线下同时进行。
误打误撞进去这个行业已经8年了,沉淀的也差不多了希望自己也能走出这一步,这个也是我所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