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晒16年前手机报价单,雷军高喊好贵,对此你怎么看

智能手机如今几乎是每个人的必需品了,便宜的几百块,中高端的两三千块也可以了,追求高点的可以上近万元的苹果手机。但是手机这东西放在多年前真的是奢侈品了,不说90年代初的大哥大几万块的时候,就是智能手机没问世之前的功能机时代,摩托、诺基亚兴盛的时代,好点的手机真不是工薪族随便买的。面对那个时候的手机价格,雷军也只能感慨:好贵。

今天有张图在微博上很流行,很多KOL都发过,里面是功能机时代的产品,来自于三星、LG、摩托、普通、海信以及东芝等品牌,这些手机价格最低也要一两千块钱,稍微好点的就是四五千块了,高端的售价则要过七八千。

面对这样的价格,雷军都要感叹——好贵。

不过上面的价格也是有点问题的,这图明显是联通营业厅的海报宣传,里面的手机价格自然是运营商报价的标准,上面的红字价格实际上是满额赠送的,所以说雷军也被这张图“误导”了。

lg售后电话保定 lg保定售后维修电话

但是雷军表达的意思没问题,功能机时代,好手机的价格之高是很多人切身体验过的,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感觉,反正11年前曾经的同事花了5000多买了当时拍照最好的诺基亚N95,这个费用差不多是当地普通人工资的两三倍了。

说到这个问题,网上有个争议还挺有意思的,正好也跟小米有关,那就是智能手机价格大幅下滑是不是被小米拉动的?回答里认同小米贡献的人很多,当然不认同是小米作用的人也很多,因为这是整体国产手机厂商以及国内供应链的贡献。

看这张图片感觉好亲切,这是我第一份开始正经当工作干的工作的一年,当时我是一名手机销售员,这里好多手机我都卖过,三星x199 x219 x319 LG8080 8280 8380 950 960 Motorola v868 v880 A890 这些都是CDMA手机,当时的联通定制手机,印象最深的是Motorola A890当时提成一台300,我最多一个月买了12台,记忆犹新啊,当时底薪才550啊,买手机时候我绝对是高薪,每个月工资加提成最少5000,那时候人比较单纯,相信推荐产品,当时我被誉为本商场里的手机专家,商场的楼层经理都没我工资多,哈哈😄


今天雷军在在微博上转发了一张十六年前的手机报价图,具体包括:三星、普天、LG、摩托罗拉、东芝以及海信等品牌,这些手机价格最低的都要1800起,最高的达到了七八千(这是一张运营商的宣传单,图片中红色的字体的消费满额赠送,零售价是黑色的小字体,差不多便宜一半),一点都不比目前的智能机便宜,怪不得雷军直喊好贵。看到这张图真的是让人感到时代的变迁,短短十几年,目前上述手机品牌里,除了一个三星还活得好好的,其余的不是被收购就是已经玩完了。

为什么手机越来越便宜呢?

大家应该都有亲身感受,最近十几年来房价、医疗、教育等等的物价一直在不断上涨,但是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价格却一直在下降,遥想当年大哥大可是要3万多才可以买一部,那么为什么电子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低了呢?

一是规模化运作

比如有一台生产电视设备,只要一开机生产,它的成本就固定最少要1万元,那么这台设备生产1台电视的成本和生产100台的成本,明显100台共同摊销的成本更低(这个就跟吃火锅一样,一个人锅底是100元,5个人锅底也是100元,显然五个人更划算)。随着全社会中产阶级的扩大,消费群体增加,那么必定会带来大规模化的生产,而规模化生产会使得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这也就是经济学上的规模经济效应。

二是技术提升及全球化协作

以往受限于交通物流以及的技术的影响,很多生产商的配件基本都要自己研发、生产、加工,相对应的成本要比较高,但是全球化进程加速后,很多产品都可以实现分工协作,专一做一件单品,这样就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三是市场的透明度

就好比现在药品,为何是暴利呢?因为价格的不透明性,普通人对此不了解,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电子产品的价格都被投入的一清二楚,这个也是一方面的因素。

四是市场竞争的加剧

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网购的兴起,则进一步降低的销售终端的利润值。比如以前卖一台,4S店可以赚几万元,现在可能只剩下几千元了,所以终端利润的减少,也会使得用户获利。

总结

所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规模化同质化的产品价格会越来越低(我国房子除外,不可常理度之),反之依靠人工制作的成本会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