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人民东路南离黄花镇有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28.6公里
起点:强达铁艺加工厂
1.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沿白沙湾路行驶2.0公里,左转进入长沙大道辅路
2.沿长沙大道辅路行驶530米,直行进入长沙大道
3.沿长沙大道行驶130米,直行进入机场高速
4.沿机场高速行驶20米,朝北京/珠海/G4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5.沿匝道行驶77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京港澳高速
6.沿京港澳高速行驶7.1公里,朝长沙市开福区/三一大道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7.沿匝道行驶440米,直行进入长浏高速
8.沿长浏高速行驶14.0公里,在黄花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9.沿匝道行驶300米,直行进入长沙大道
10.沿长沙大道行驶180米,进入远大三路
11.沿远大三路行驶1.1公里,朝黄花镇政府/春华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黄谷路
12.沿黄谷路行驶1.2公里,过左侧的海尔(黄花店)约170米后,右转进入黄春路
13.沿黄春路行驶40米,左转进入黄回路
14.沿黄回路行驶58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黄花镇
南昌长沙合肥哪个城市潜力更大
论潜力,当然是合肥。合肥不仅发展空间大,而且发展很是迅速,未来一片光明。
说潜力,并不是说现在有多好,而是要看发展的速度和未来前景。合肥是个解放后才定型的城市,定位安徽省省会时还是一个小县城,并没有南昌和长沙曾经的地位。
同时作为安徽省,一个远离东部沿海发展的省,一个在西部大开发中处于尴尬位置的省,合肥即得不到政策的支持也因起点太低而无法摆脱发展局限。
然而,合肥厚积薄发,慢慢的沉淀自己,在别的城市都在大力发展经济而忽视教育的同时毅然决然的接受了中科大的落户,如今合肥已经成为中国的科技重城,在中部崛起的政策也在大力的实行,合肥迎来了春天,顺利划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与苏州杭州并列1级大城市,仅次于上海南京。
合肥为突破自身限制,撤销巢湖市,划巢湖县到合肥,将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纳入内城
各种大动作表明合肥的发展决心和发展潜力。
论潜力,你看好长沙,南昌,还是合肥呢?
这其中潜力最大的还是长沙,实力最强的也是长沙。
南昌几乎是我国所有省会城市当中影响力最低的城市之一,虽说近些年来城市发展尚可,但是并没有特别引人瞩目的亮点。
合肥虽然也并非存在感很强的城市,但合肥前几年有了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名头,而且之后一年的房价涨幅雄踞全球第一,新闻曝光度猛增。加之合肥本身是我国著名的科教中心城市,又有中科大这样的名校,影响力比南昌还是强一些的。
长沙看似也是比较低调的城市,既不是副省级城市,也不是国家中心城市,但是长沙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双双位居整个中西部的榜首,而且数据是遥遥领先。经济总量虽说不及成都、重庆、武汉,这是因为长沙人口规模远远小于这三座城市,不过即便如此,长沙也已经是万亿俱乐部的成员。
合肥本身在成为长三角副中心之后应该有机会迈上新台阶,但是无奈邻近省份发展势头更猛,尤其江浙沪的吸引力太强,导致安徽竟然成为了外出务工人口第一大省,省会合肥的竞争力在整个长三角地区要排在上海、杭州、苏州、南京、无锡、宁波之后。
综上所述,三座城市的起点本身差别较大,实力原本也不在一个等级,长沙综合最强,加之区域中心地位最突出,潜力也就可想而知。在人才吸引力和投资吸引力方面,长沙比南昌合肥都要强一些,前景自然更加广阔。
1.2018年长沙GDP10535亿元,合肥7213亿元,南昌5003亿元,从经济总量上看长沙最高南昌最少,人均南昌合肥接近。10年前南昌GDP还高于合肥,如今被合肥超了2000多亿。
2.科教资源。合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985顶尖大学),合肥工业大学(211)安徽大学(211),中科院物理所等,国家3大综合科学中心(另外二个是北京上海)。长沙有国防科技大学(军校第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南昌有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总体实力合肥最强,南昌最弱。
3.优势产业和大企业。合肥是中国家电之都,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产量全国第一,拥有美菱长虹荣事达美的格力海尔TCL等一大批名牌家电企业生产基地。知名大企业有联宝电子,江淮汽车,合力叉车,京东方,格力,海尔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全球最高面板生产线合肥京东方10.5代线已经投产,还有投资70亿美元的集成电路项目等。☜南昌有江西铜业(中国第一),中航洪都工业 ,江铃汽车等。☜长沙有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工程机械巨头),远大空调等。长沙娱乐产业发达,洗脚房上万,文化产业全国前列,更有全国卫视霸主湖南卫视。综合来看,工业合肥优势明显,文化产业长沙最强。
4交通枢纽地位和区位优势。合肥是长三角核心城市之一,京福京九(在建)沪渝等高铁交汇,距离长江港口几十公里。南昌有沪昆京九等高铁经过,毗邻浙江福建广东省。长沙有京广沪昆等高铁交汇,毗邻珠三角。
综合对比,长沙优势明显,合肥潜力无限,南昌任重而道远。
谢谢邀请:衡量一个城市潜力大小,我们从经济增速、人才吸引、新型经济规模三个维度去分析:
经济增速
2017年长沙GDP10535亿元,同比增速9.2%;合肥GDP7213亿元,同比增速8.8%;南昌GDP5003亿元,同比增速9%
所以在经济体量和经济增速上,长沙领先
人才吸引
2017年长沙新增户籍人口27.6万人,仅次于成都的31万人,武汉的29万人,排在中西部第三位,合肥2017年新增户籍人口9.9万人,南昌最低,只有7.5万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长沙的高校资源比合肥南昌要多。
高新技术产业
2017年长沙高新技术产值破万亿,达到10023亿元,合肥高新技术产值7596亿元,南昌为5596亿元。
不言而喻:长沙潜力超过了合肥与南昌,中部仅次于武汉
答题人 蒋昊脱口秀(新动态、新经济、新思维)
谢谢邀请!
南昌长沙合肥哪个城市潜力更大?
南昌、长沙与合肥是中部地区江西、湖南和安徽三个省的省会。
南昌,古称洪都,王勃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南昌誉满天下,四大楼之一的滕王阁就在南昌。近代历史上,南昌也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八一起义,也称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长沙,自秦汉时期开始,一直都是湖南的中心,且历经三千年城名城址都没变,今天的长沙在中部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是陆路枢纽,也是科教中心之一。合肥,古称庐州,个人觉得庐州比合肥好文雅好听得多,合肥2016年房价领涨中国,也领涨世界,狠狠刷了一下存在感。
那么,南昌、长沙和合肥,这三个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谁更大?比比就知道了。
先看城市级别,论城市级别,长沙、南昌与合肥都是地级市,级别相当。
接着看经济底子,这个很关键。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南昌GDP为5003.19亿元,长沙2017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0535.51亿元,合肥2017年GDP为7213.45亿元,长沙>合肥>南昌。从GDP这个指标来看,长沙相对于南昌、合肥还是具有绝对优势。
再接着看一个对未来发展相当重要的指标,占据的高铁通道条数。
在最新版的“八纵八横”规划当中,长沙与合肥均占据了三条高速铁路通道,形成了“米”字形高铁网格局,南昌只占据了两条高铁通道。从这方面看,南昌的发展潜力要比前两者弱。
因此,结合以上,可以看到未来发展潜力排序为:长沙>合肥>南昌。
(作者:子非鱼,48)
长三角一体化对安徽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对长三角发展一直在关注,下面说说自己的见解。
在刚开幕的进博会上传来一个好消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意味着国家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会加大。
安徽也算是搭上了这趟快车,经济大发展是早晚的事。
说起安徽,长三角一开始是不带安徽玩的,最开始的长三角是江浙沪两省一市,中国经济有名的金三角。直到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长三角的范围还被确定为江浙沪。
在此之前的安徽,其实是被作为中部地区来看待的,安徽也曾与湖南、湖北、江西组成一个中部组合,组合的名字叫中四角。对于这个组合,可能听说过的人不多,因为这个组合还没正式出道就胎死腹中。据说是规划的差不多了,但是安徽却退出了组合,因为安徽有部分城市被长三角接纳了,安徽看到了曙光,转身投奔长三角组合。
2014年开始,长三角组合愿意带着安徽玩了,2016年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长三角的范围扩大了不少,安徽正式进入长三角组合名单。
目前,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都属于长三角城市群。
应该说江浙沪还是蛮够意思的,既然答应带着安徽玩,就说到做到。不仅在合肥召开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会议,还在实际行动上尽力支持安徽的发展。上周安徽省发改委刚公布的数字,前三季江浙沪在安徽投资4141.5亿元,而且是资金全部实际到位。这些资金占了安徽全省比重的46.7%。投入最多的是江苏,实际到位资金1806.6亿。此外,长三角内的一些产业,也开始逐步向安徽转移,这将成为安徽经济的一个支撑。
目前,在长三角组合中,安徽扮演的还是资源输出和产业被动接受的角色,这有点类似刚改革开放时的中国。安徽本身还是有不错基础的,相信在三位老大哥的鼎力扶持下,安徽用不了多久就能发展起来。
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或在评论中留下你的意见,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