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虹2019年业绩预减超八成,说明了什么

长虹当年和海尔是一样牛的企业,但是离开了倪润峰的长虹真的是有点一蹶不振了,但是反观海尔在张瑞敏的率领下,依然迈着稳健的步伐,虽然不像前些年那样的耀眼,但是仍然是保持了自己的应该有的市场地位。

上个世纪90年代可以说是长虹的年代,当时长虹的广告是铺天盖地,长虹的彩电真的是进入了千家万户,长虹彩电的质量具备军工背景,质量是相当的好。而当年的长虹自研出来当时国内最牛的电视机生产线,能够将电视机的生产效率比原来提升数倍,而且当时就建立了长虹科技研发中心,还创造了很多的专利技术等,可以说当年的长虹真的是一个非常牛的存在。

1996年的时候,当时的长虹电视机最高的时候市场占有率达到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样子,收入实现了105亿元,净利润达到了16.75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了37.69%。当时长虹股价在1997年的时候最高也涨到了66元。

当时在2000年的时候,去绵阳参观过长虹,当时长虹厂的人自豪的说,绵阳有一半的地皮都是长虹厂的。确实当时的长虹集团军工技术非常领先,民用家电等技术也是国内一流,可以说当时的长虹真的是如日中天。

但是后来长虹厂开始押宝等离子生产线,结果却被液晶全面超越,这些年的长虹生产上和营销上几乎没有过多的作为,结果就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机遇,这样的长虹出现业绩下滑,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电视机领域内,小米已经崛起,华为还要进来抢一杯羹,那么传统的家电厂商真的是如果质量不硬,竞争力不强,真的是很难竞争过这些企业的。

格力空调大庆售后 格力空调大庆售后电话是多少

长虹的冰箱和空调领域内,现在也一直没有进入领先的梯队,现在格力和美的海尔在空调领域内称霸,而长虹控股的美菱冰箱也是位于海尔冰箱之后。因此,现在长虹的家电产业的发展已经没有一个领域能够进入领先地位了。

因此,现在的长虹如果想再次崛起,一定要有互联网思维了,从互联网思维入手去发展,那么未来可能还是能够重新崛起的。

2019长虹业绩为何下滑,2020长虹业绩一样不会翻身!

我是四川绵阳人,我来简要回答下长虹的今天为何会衰落。

都知道四川长虹是国企,军工、民品两条线。王金诚先生作为长虹第一代带头人,让长虹有了主力产品,第二代带头人倪润峰先生让长虹有了市场,绵阳这个城市也开始因为有了长虹而扩大了知名度,不管后来的囤积彩管事件还是什么,倪老对于绵阳对于长虹甚至对于整个国内家电企业,我们都应该摸着良心说:倪老功不可没!然而看看倪老之后的长虹:赌等离子失败、扩张手机失败。。。想想当年倪老长虹的年代,整个四川人都以进长虹工作为傲,每个今天都以有一台长虹电视为荣,而如今长虹满大街招工,想方设法克扣工资,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实,现今的长虹主力产品没有竞争力跟不上市场步伐,多元扩张又像无头苍蝇乱求整,就连近几年搞得风生水起的长虹置业(房地产)在绵阳本地也是满城臭名昭著!谁把长虹弄成今天这个样子的,过中原因耐人寻味,我只想说:企业没有灵魂人物(如格力董明珠,华为任正非)是没有前途的,企业没有竞争力(诸如技术核心、市场先机等)是活不下去的!

至于长虹2019年业绩为何会下滑,应该可见一斑了吧。


过去要说电视机一哥当然是长虹。96年中国第一台显像管34寸彩电出自长虹。记得当时花了1.2万元带画中画,一直用到2015年才换新机,整整用了20年没开过后盖,退役时也没毛病。因为质量过硬信得过长虹这个牌子。15年又花1..45万买了台长虹65寸曲面屏彩电,五年了没任何问题。长虹不能倒下,加油!

提起长虹,我是感慨万千啊。我是96年进入股市的,买的第一支股票就是四川长虹。

记得当时刚进入股市,不知道买什么好。走在街上看到满大街的长虹广告,突然灵机一动,现在长虹卖的这么火,那不如就买长虹的股票吧。

我记得很清楚,96年底当时我买进时的股价是22.28元。买进后一直在22元左右振荡,就是不涨,当时的股民有句话形容长虹的:绩优股里面的垃圾股。

到了97年2月份的时候,长虹开始发力,涨到25的时候我就憋不住卖了。后面的涨势让我后悔不已,一直最高飙到了66.18元。当时的绩优股就是看长虹发展,大盘股看马钢石化。管理层想调控指数,就一定会动四川长虹,深发展,马钢股份和上海石化。

炒股这么多年,一直对长虹的股价比较关注的,时常都会翻出来看下。

直到现在长虹的股价再也没有回到66元。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国企的通病了,思想僵化,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了。彩电市场自98年以后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液晶逐渐占据了主流,国企要想改变经营路线,受到的阻力是非常大的,没有人愿意冒险,也没有人敢于承担失败的责任,就算当时的倪润峰想做点变革,也是很困难的事。就这样长虹还是把大部分的资金和资源压在显像管上面,所以导致惨败。

到了今天,长虹依然没有什么亮点,这样下去,保住上市资格估计都有点危险了。


长虹2019年业绩可谓是跳水,我看原因无外乎如下几项:

1.生活方式改变了,以前一个家庭会在客厅、餐厅和房间都安装电视机,所以搬新家后一个家庭会购买好几个电视机。现在很多家庭房间就是睡觉,看电视就在客厅里看,家庭购买电视机就一个,造成电视机销量下降。

2.前几年商品房销量猛增,居民搬新家都会更换新的电视机,促使电视机销量上升。而去年开始房产走下坡路,造成需求萎缩。

3.电视机市场规模大,吸引大量的投资,新的品牌不断出现。而几个老品牌同样加大投入,竞争日益激烈,而长虹在推陈出新方面做得较差,市场占比出现跳水。

4.很多年轻人更偏好网游、网络电视、手机视频和诸多其它媒介形式,看电视、购买电视机的需求也是大大降低。

长虹是电视机的老品牌,要破局一是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推出更多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满足更高的用户体验。

国资委主任:国企和民企本质上都是企业,都要讲经济效益,你是如何看待的

国资委主任说的都是真理,当然要讲经济效益,难道国企躺着挣钱?但是对于国企,还是有一些具体的问题要去解决,个人总结了几点,抛砖引玉。

1、国企和外资民企竞争问题。简单维度看,国企由于有很多优势,比如国企的股东就不会资金紧张,信贷也好拿,又或者有地方鼎力配合。而同一个行业的民营企业就相对弱势,这回导致挤出效应。然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竞争状态下的民营企业更有活力,更能创新。所以同一行业的国企有可能阻碍这个行业效率提升。即使不从同一个行业看,我们从价值链条看,比如三桶油的油如今税前5.05元/升,如果追求效益,他往上再涨点,基本也不愁销路。但是其没提升一个百分点的利润,下游企业就少更多的利润。有些企业本来就在盈亏平衡点,你多涨了1分,公司解散,员工失业。这个时候,你哪里去找效益。再者,国外最近若干年,很多国家都完成了私有化,而在很多国际场合,国企和外资竞争就会产生摩擦。外资认为他们和一个国家在竞争,不公平,这也是我们贸易摩擦的由来。这都是竞争的问题,按照效益和效率原则,单纯的业绩导向明显不能解决问题。

2、国企的管理者缺位问题。前几年依然抓了很多国企贪腐的官员,而即使不贪腐,部分国企也出现了人浮于事的情况。有句并不正确的话,经济学家很擅长使用:“权力不可私有,财产不可公有。”前几年有经济学家也试图证明:公有财产等同无主财产。这里的问题核心就是所有者缺位。国企,也就是全民所有,具体是谁,不清楚,不知道。而在美国,有一家资本主义国家典型的国企,那就是美国邮政,他从产生开始,就是亏损的,美国也没人指望这家国企赚钱。这个意思是说,国企即为全民所有,还是要为全民提供价值,若要盈利,还是需要明确,谁是所有者。

也许对于国企,如果确定还是国有性质,也许我们应该从整个社会的效益和效率来看,当然,一部分国企政府开始主动脱钩,也希望脱钩彻底一些,只参股,不干预,让经理人自由发挥。

在此,提一个问题,部分国企私有化,如今盈利能力很强,造就了几个福布斯财富人物,问题是,是私有化导致了国企盈利能力变强,还是国企盈利能力强才被私有化?个人认为前者应该是大多数。当然,我未必对。

说实在的,看到这样的讲话,心里真的很痛。

为什么痛?因为,迹句话出自于一个管企业的部门领导之口,而且曾经是大型央企的老总,怎么就这样的话。

国企与民企,当然都是企业了,难道民企是企业,国企就不是企业。

能够想到的是,这位领导在担任国企老总时,没有按照企业去经营和管理,而是按照行政机关的睦管理。不然,怎么会有国企民企本质上都是企业这样的话出现呢?为什么说都要讲效益呢?

民企讲经济效益,是天经地义,是不需要任何人来教的。按理,国企也应当如此。只是,很多人可能对国企的市场定位不了解、不清楚、不理解。国企也是企业,是市场主体之一,没有什么特殊的地位和身份。把国企与民企看作本质上都是企业,就是对国企身份和地位的理解与定位,仍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是把国企当行政机关来管理了。

所以,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要想让国企真正走向市场,管理层必须首先解放思想,像这样的观念,是不可能把企业监管好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必须在社会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政体和政权性质决定的,否则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就会面临挑战。国企或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公有制的企业形式,做大做强是完全正确的。只是同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发挥它的社会效益一一创造就业、造福人民。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裁员增效等措施致使外贸、粮食、物资、供销等系统6000多万职工下岗,这些下岗工人的生存现状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裁员了却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増加了企业的效益,相反的,全国地市区县级外贸、物资、粮食、供销筹企业却在几年的时间里纷纷破产……国企改革绝不能甩包袱、人为的制造失业,而是应该在管理上找出路,考虑到国企肩负的社会责任,国家从政策和税收上给予倾斜也无可厚非。

这话对头。所有不以赚钱为目的地企业,都是耍流氓。

企业的核心就是赚取利润,在这个过程中,要赚钱,企业就的更好地寻求技术进步、服务进步,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这样,资本才能获得回报,才能技术研发提供支撑,才能引导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这是常识。

如果企业不以赚钱为目的,那么办企业是干什么?是为了开玩笑么?企业不赚钱,那么就没钱投入技术研发,就没办法给社会带来技术进步,这样的企业其实没有价值的。

在21世纪的时候,去强调国企和民企本质上都是企业,都要讲经济效益,这简直就是一句笑话。但恰恰是这一句笑话,揭开了国企的真面目。因为国企就不像是企业,就是“二政府”,当然,这是改革开放之前的事儿。现在国企在体制上、管理上,有极大的进步。

不过,相对于民营企业对市场化的适应,国企因为是国家投资的,所以在市场化上还是存有不足。更重要的是,国企还有管理者缺位的现象。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所有权是全民的,企业管理者是任命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是企业管理者了,企业搞好了,又不能给自己发很多奖金,而且说不定很快就会有人来“摘桃子”;企业搞得不死不活,就能够继续维持,因为大家都看不上;企业搞烂了,个人也没有损失,该领的工资依旧领,该享受到待遇还在继续享受。没钱了,银行贷款也比较容易。

请注意,国企占有银行贷款的大多数。但中国国企数量只占企业数量的5.5%左右,集体企业占比10%左右,民营企业以占企业总数量超过60%,拥有的贷款只占比25%。不仅在金融领域,在政府资源领域、在市场准入领域,国企都是占据绝对优势。

所以,在竞争性领域,国企本应该集中在国计民生领域,才是合适的。

部分有责任感的国企领导人,能够把企业发展的非常好。这是事实。没办法,企业领导人能干,企业享有的社会资源又多。这些都有利于国企参与国际化竞争,现在是全球产业链竞合的时代,一旦走出去,国企与民企业都需要参与市场化极强的竞争,国企在起跑线上领先了点还不够,管理者还得有将企业带强的本事,比如创新能力强大持续,比如在全球产链上技术引领,等等。

在全球化竞争中占得上风,国企与民企都需要有这个担当,所以都需要以好的经济效益来验证。

国企和民企都要讲效益,这是正确的。这是一定要做的。但还不全面,还必须要讲政治。国企里面都有党组织,书记是一把手,全资国企里书记通常是最懂事的董事长。这是国企的全民所有性质决定的。书记要带领企业忠实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监督保证企业良好运营。而民企则不同,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实现利益最大化。民企中有的赚钱了,老板就把钱转到国外玩,有的则百万千万上亿的拿去追星,有报纸报道,某些大老板出资三百万给某明星出席一饭局等等。还有作奸犯科,假冒伪劣,买空卖空,坑蒙拐骗,不一而足,所以必须以法治企。当然,多半民企守法经营,遵章纳税,发展科技与民生,做出了很大贡献,要区别对待。总而言之,国企代表人民利益,民企代表个人利益,国企盈利可上交国库,可补充国家经济发展资金,可补充养老基金等。国企在经济运行中常有责任人腐败,导致国企经营业绩不善,这是另外的话题。为此,国企在讲效益的同时,必须要讲政治,否则国家出资这么多,让这些人象玩民企那样玩法,玩到私人口袋去了。

目前只有电信与华为签订5G合同,等5G正式运行时电信会不会成为中国最大运营商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按照电信业的传统,当运营商没有商用牌照的时候,不会下发正式的主设备集采合同。

换句话说,由于现在工信部没有给三大运营商发放5G的商用牌照,所以,目前国内的三大运营商和各个设备商之间的相关5G合作都是属于试验项目,这些项目都没有正式的合同。

这样一来,不仅仅不会有电信和华为签订的5G合同,也不会有联通、移动和华为签订的5G主设备采购合同。

而且,现在国内也没有三大运营商和爱立信、中兴、诺基亚、大唐等设备商签订的5G主设备采购合同。

不过,现在国内的三大运营商都在和各个设备商在进行5G相关的试验项目,其中涉及的合作对象,国产的比重占比是很高的,而且已经建成的5G站点,也是以华为和中兴为主。

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在移动通信这块,目前主要的设备占比是以国内设备为主,而占比最大的就是华为,约为35%-40%之间。

中国的三大运营商的设备采购,国内的设备占比连年增加,目前国产设备的性能在4G时代已经完成了对欧洲设备商的反超。这点我一直在移动通信领域,还是可以说是比较了解的。

有关于只有电信和华为签订了5G合同,其实都是有很多谣言组成的。

实际上,现在在移动通信的各个制式的基站存量之中,电信的华为基站的存量比例是三大运营商之中相对而言最低的。

华为在移动通信领域,在2G时代,研发倾向于欧洲制式,走的是GSM的路线,当年华为研发CDMA失败,技术天才李一男做出了放弃CDMA转向GSM的决定。

而中兴开始走的是CDMA的路线,相比而言,国产设备电信里中兴的占比相对要更多一些。

而3G时代,华为也是倾向于WCDMA和TD-SCDMA,并且因此奠定了他移动第一大合作伙伴的地位。而后来又占据了联通的大量的基站份额。

4G时代,华为强势崛起,这次在三大运营商的4G主设备采购之中,占比份额最高的都是华为,抢了不少欧美企业的市场份额。

而所谓的移动和联通都放弃了华为,这些都是谣言,其中一个说是移动选择了诺基亚,但是实际上移动的市场份额里诺基亚只有很少的部分,而这个合同也好,协议也好,面对的其实是4G的核心网升级,是为了5G做准备的一个合同。另外一个更可笑,说是联通选择了爱立信,是因为爱立信使用了低价竞争,所以抢到了联通的200亿的5G合同,而这个合同我现在就在做,实际上是联通的4G合同,就是现在联通正在大干的41.6万个4G设备(主要是L900基站)的合同,而这个合同虽然爱立信投标最低,但是华为获得了50%的市场份额,中兴是第二、爱立信只是第三。

现在其实很多自媒体对通信行业一无所知,为了蹭热点而做出的很多可笑的谣言,虽然运营商也出来辟谣了,但是架不住造谣的人多,还是有人相信,这个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现在最新的消息是工信部准备在近期发放5G牌照了,也就是说三大运营商会开始规模性的集采主设备了,等有牌照开始才会有真正的5G国内合同出台。

不过按照现在各地的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合作来看,其中华为还是会在5G之中抢到最大的蛋糕的,而中兴则会这次获得第二大的蛋糕,大唐估计也会分到一小块,但是不会很多。

其余大概20%-25%的市场份额会被诺基亚、爱立信这两家欧洲企业获得,暂时来看这样的。

总而言之,现在还没有5G商用牌照,所以国内是不可能有5G的正式主设备采购合同的,而当5G商用牌照发放之后,在国内的市场,华为依然会和4G时代一样获得最多的国内订单,这也是通信业的共识。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