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人有没有修养,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来

一个老人没有修养,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来?

请问:老人指多大岁数的老人?如果老人到了70~80岁了。其实就是一个老小孩儿了,你让他有修养?不现实!这是一个自然生理问题。他所有的器官都在老化,有的老人甚至是痴呆的前兆。他们不可能有什么修养。作为我们下一辈,好好面对吧!

如果你所说的老人就直接指现在的父母,我父母才刚退休,退休就是老人的话,那可以说上几点:

第一,还是时不时地随地吐痰。

第二,在公交车上打电话声音超大,并且脏活连连。

第三,孩子已经是社会上的人了,他根本就管不了,却非要管,孩子若不顺从,连打带骂。

第四,当着他人的面喝斥自己的老伴儿。

第五,从楼上往楼下扔东西。

第六,总打断别人的谈话。

第七,听音乐的时候他说话,一趟一趟地外出,甚至吃东西。

喜来健净水器滤芯清洗 喜来健净水器滤芯清洗视频

第八,坐公交车,因天为热光个膀子。

第九,如果他要是得了理了就不让人。

第十,在图书馆里,拿起书或报夹往桌子上重重地摔在桌子上。

第十一,对待人,若地位比他低的他就颐指气使,对待地位比他高的点头哈腰,媚态!

第十二,在超市里买东西,挑选时都弄掉地上的货物也不给拣起来。那个食品袋 你拽就是好几个,装进口袋拿走了。

……

修养,是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其他一切吸引人的长处都来源于此。

有修养的细节大家不在意,没有修养的行为会被放大。

一个人有没有修养不在年龄,人老了,没有什么可以跟年轻人比的,唯有修养和素质。当颜值、身体都衰退的时候,老人的精神世界却还可以升华,因此,老人们注重修养,才不会被这个社会嫌弃。

好的方面我不说,都是应该做的,我想从反面来说,有哪些细节行为是缺乏修养的,或者不被大家认可的。

一,早、晚高峰期间去挤公交、地铁。老人完全可以避开高峰期,他们有的是时间,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不要在交通最忙的时段去和年轻人抢占社会资源。

二,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要求别人,尊老爱幼是美德,但不是规距,不要借口自己白发苍苍就一定要别人让座,让是情份,不让是本份,再说还有爱幼呢,凭什么只尊老。

三,不要旁若无人高声喧哗,特别是三五成群的老人,在公共场所吃东西,跳舞,摆造型,拍照片等。

四,不轻信所有天上掉馅饼的事,不贪小便宜,不到公共场所蹭东西,哪怕是空调。

五,心态要好,承认存在代沟,老了就是老了,行为举止要象个老人,不哗众取宠,不奇装异服,要打扮得体。

六,对小辈不依老卖老,不喋喋不休,两种世界观,老人肯定离现实世界更远,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年轻人。

七,不要想着去讹人,摔到了有人扶,是在救你,此时想着倒打一耙,不仅败坏社会风气,还牵涉法律问题。

总之,有修养的行为让老年人在社会上值得尊敬,那些缺乏修养的人和事,会让社会对所有老人有偏见,以至老人摔倒了都没人敢扶。

当社会在敬老、爱老的时候,就是对老人的关爱,那些不和谐,缺乏修养的行为毕竟是少数,人都有老的时候,我们唯一可以长久拥久的就是高尚的品德。

一个老人有没有修养,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来:

一,言语通俗易懂,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说的话对方容易理解,平易近人,使人感到亲切,和蔼容易亲近。用词文明,没有脏话粗话和不文明的词。

二,头发干净,面部干净,衣服整洁,走路不快不慢,似乎步伐稳重庄重。看走路的样子,似乎令人肃人起敬。

三,就餐时,用筷子从上往下按顺序搛着吃,从不在菜碟里翻捡着吃。吃菜只吃身边的菜,不伸长胳膊或站起来捡菜吃。也不狼吞虎咽,总是细嚼慢咽,面前放着小碗汤匙,喝汤时,汤不会滴到桌面上。好吃的菜不多吃,不好吃的菜,也吃一点点。

四,有修养的人说话,从不盛气凌人,而是以理服人。似乎从不会生气,和长辈说话以礼相待,合同辈说话以诚相待,和小字辈说话平等相待。总之,只要他开口说话,你总是乐意听,似乎能增长知识赠长见识。

五,有修养的人乐于做人,别人尊敬他遇到问题和困难,都向他请教。他耐心指教,诲人不倦,从不感到麻烦和厌烦。

六,有修养的人,遇到公益事时,都愿当领头羊。似乎只有他一呼百应,只要他出面尽心尽力去办的公益事没有办不成的。能者多劳嘛,有修养的人都乐于劳动,乐于劳心乐于助人。

总之,有修养的老人言谈举止,行动做事,都和一般人不一样,似乎有点鹤立鸡群,只要你留心观察,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分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