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中国历史的冷知识
冷知识,作为汉语解释,指的是那 一些偏门的表现,或琐碎,烦杂的知识且有一定道理的事情。
这些知识看似稀奇古怪,或饶有趣味,而且真实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很少人去注意其中的真谛。冷知识的确能让人增长见识,开阔了视野,启迪思维,引发其求知欲。
和”冷笑话”属于冷幽默一样,冷知识虽然冷门却有让人忽视的用处,更能耐人寻味。因为其中的问题细小,轻微,甚至有点愚昧,让人感到无聊,“冷知识”多被人称“笨蛋问题”。
说白了,冷知识就是在你身边,却总能有让你疏忽的道理或知识,甚至可以说“冷知识”也可以预示着不久的发明。应该说中国历史上的冷知识太多太多了,多得没法回答。如果实在要回答,老漁想说的是:作为另类,冷知识也可以是“脑筋急转弯”的延续和发生。(图片来自网络)
国民党军统曾参与抗战,
当时伪军竟然比日军多!
东北抗联中有朝鲜同志!
美军曾学习我军游击战,
从而利于美军特种部队!
日寇受到我军石雷启发,
造陶瓷雷使美军很头疼!
以上内容源于权威史料。
圣旨的颜色并非一定是金黄色,在古代官员的品级不同接收到的圣旨样式也不同,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不是89岁的乾隆,而是南越武帝赵佗。赵佗原为秦朝南征大将,秦亡时割据岭南,一度称南越武帝。赵佗从战国一直活到了汉武帝建元四年,约103岁。
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并非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七夕,而是叫上巳节 ,这一节日记载于《诗经》中,比西方情人节早了1000年。
秦始皇执政期间从未立后。
根据日本的记载,早在公元685年唐玄宗就送给日本一对大熊猫。
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饭。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并不姓屈,而是姓芈,而他的后代后来改姓熊。
秦始皇灭六国但并没有真正的一统天下,当时还有一个卫国并未征服。
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原本是个褒义词。因为明朝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所以衣冠禽兽指代官员。
1、宋体并不是宋朝人发明的。在南宋时,在临安等地的印刷作坊出现了类似印刷的字体,但这并不叫宋体,而是被后世称之为“仿宋体”。到了明朝时,由于宋刻本书籍的美观,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文人竞相追捧。于是,刻匠们为了追求效率和防止刻板磨损,便加粗了仿宋体的竖线和笔画的端点,最终形成了专门用于印刷的字体,而这种字体叫做宋体,亦或者是明体。
2、乾隆(1711-1799)和华盛顿(1732-1799)都是在同一年去世的。
3、中学文言文《口技》中是删减版的,其中删除了一段:遥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就不翻译了)
4、可口可乐进入中国时被译为“蝌蚪啃乐”,后来悬赏350英镑征求理想的译名时,当时上海一位教授蒋彝翻译的“可口可乐”胜出,成为世界广告史上的经典翻译。
5、老公在古代是太监的别称。
6、世界上最矮的山叫静山,其位于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和马家庄之间,最高处距离地面仅有0.6米。
7、身份证有国徽的那一面才是正面。
8、1959年9月,钟南山在第一届全运会的比赛中,以54秒2的成绩打破了400米栏全国纪录。
9、在1998年1月的首届竞技麻将名人赛中,陈道明曾获得冠军。
10、青年时李绅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写下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他考中进士,飞黄腾达之后,却开始了豪奢无度的宦官生活,一餐的耗费就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
11、“可怜天下父母心”是慈禧太后在她母亲富察氏六十岁大寿时所作的一句诗。
12、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在1917年应蔡元培之邀而设计的。
13、所有条形码编号开头为690~695的都是国产货。
14、西藏民族大学并不在西藏,而是在陕西咸阳。
15、荷兰豆在中国叫荷兰豆,而在荷兰却叫中国豆。
16、五代十国时,南汉皇帝刘鋹认为群臣有了家室,会为了顾及子孙而不肯效忠。因此,刘鋹便下令只有自宫才能为官。
17、三国时期除了曹魏、蜀汉、东吴之外,在辽东还有一个燕国。
18、元代之前,千金一般是称呼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元代之后,千金才开始用于官宦的女儿。
19、杜甫、祖冲之、李时珍等古代名人画像,是蒋兆和先生以自己,亲朋好友,以及近代名人为蓝本创作出来的。
20、乌鲁木齐是世界上远离海洋最远的一个城市。
十六国时期在河西走廊建立政权的前凉,保存了中原汉文明的火种;
前凉的建立者张轨,字士彦,原籍雍州安定郡乌氏,即今宁夏固原东南。他出身官宦之家,父亲张温任太官令时,全家始迁至洛阳附近。西晋惠帝时期,国内政治混乱,张轨因曾当过征西军司,熟悉河西走廊的凉州情况,于西晋永宁元年(301年)提出愿当凉州刺史,西晋朝廷同意。
凉州地处边境,常受鲜卑等少数族骚扰,张轨到任后两次讨伐鲜卑,斩首万余,俘获十余万,威名大震。于是扩充郡治姑臧,即今甘肃武威,修筑牢固工事。凉州过去屡遭战祸,荒凉不堪,魏晋以来已不用货币,只以布帛代替,交易时布帛撕成一段一段,伤料而又难以计算。张轨下令铸造五铢钱,使人民交换得到了方便,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到了西晋末年,中原大乱,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北方士大夫和人民纷纷逃难,大量人员南下,史称“衣冠南渡”。除了南方外,也有不少人逃到河西走廊地区。再次,张轨设立了武兴郡、晋兴郡加以安置。他见逃来的士大夫中有很多有学问的人,便提倡儒学,在姑臧设立学校,把各地地主子弟五百多人招到学校里学习,请这些有学问的人担任老师。在当时战乱的年代,凉州地处边远,相对安定,逐渐成了西北汉文化的中心。汉魏以来的汉族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保存,一直流传到北魏、北齐和隋唐。
张轨对西晋皇室忠心耿耿,每年派使者进贡财帛。游牧部落攻打洛阳的时候,他专门派人向洛阳送义兵五千及器甲等物,又献马五百匹及布帛三万匹。京师洛阳危急时,他又派北宫纯等率领精骑去保卫京师,打败敌人。
西晋朝廷依赖凉州的支援得以苟延一时。张轨也因而被委以太尉、凉州牧,封西平郡公。到了建兴二年(314年),张轨病重,他在遗令中说:“文武将佐都应当尽忠皇帝,安定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宁家。”说完之后撒手人寰,享年60岁。这实际上就是对后继者提出的立国方针,因此后继者便长期袭用西晋的年号。
张轨死后,长子张寔继位。此时长安被刘渊攻打,张寔派军队支援长安,与匈奴反复较量,但是因为西晋朝廷此时无能回天,长安最终失守,西晋灭亡。长安失守后,南阳王司马保残部的一万多人都投奔到张寔。而张寔本人敬贤爱士,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他曾经下令:当面批评的,赏给束帛;写信或在市上批评的,赏给羊米等物。大兴三年(320年),张寔去世,弟弟张茂继位。有一次,张茂想建造高九仞的灵钩台,结果太府主簿马鲸进谏说:“世道不太平,大兴土木难免引起民怨。”
于是,张茂知错即改,立即停止。太宁元年(323年),前赵刘窑率大军二十八万进攻凉州,列营数百里,金鼓之声动地,河西震动。张茂虽然只有几万军队,但由于内部和睦团结,又采取了坚壁不战的战术,终于打退了前赵的进攻。第二年,张茂去世,因无子,由张寔的儿子张骏继位。张骏也像父辈一样勤修政治,持法公平,继续保持了凉州的富强和安定。
张骏向西击败伊吾戊己校尉赵贞,又出兵龟兹、鄯善等处,西域诸国都送来汗血马、石棉布、牛、孔雀、大象等贡品。张骏还在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建置高昌郡,控制了从陇西(甘肃以西地区)到新疆西域的广大土地。由于张骏政治清明,善于用人,被称为“积贤君”。在张骏和他儿子张重华统治时期,是前凉最兴盛的时期。但是之后前凉的政治渐趋腐败,国力不断衰弱,最终于太元元年(376年),被前秦灭亡。